始皇帝此時已怒視蒙毅,人證物證俱在,蒙毅還想抵賴嗎,這時,始皇帝起身在玉階前踱步,半響之後,他看向那名被看押的刺客,喝問道:“章少府的話,你可否認?”
那人已嚇得瑟瑟發抖,但他已得了章邯五百鎰黃金,拿來還賭債,並且,秘密將家人遷出關中,流浪四方,自己這條命,已經歸章邯所有,如果此時自己胡言亂語,自己的家人必死無疑,在絕望中,那人長嘆一聲,囁嚅道:“一切都是蒙大人的意思,陛下,饒了我吧!”
蒙毅身子一顫,他終於明白,自己已經掉入了敵人的陷阱之中,任何辯白都是無用的,就在蒙毅絕望的時候,始皇帝勃然吼道:“把他給我拉下去,凌遲處死!”
那個人呼喊著冤枉,被拉了下去,大殿內死一般靜,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切震驚了,黑白顛倒,很多人明明知道,是趙高和章邯玩了個把戲,把是非曲直顛倒了,可他們卻抓//住了證據,強有力的反擊了蒙毅,恐怕,此時無人能夠挽回局面。
就在所有人都沉默不語的時候,扶蘇終於忍不住,走了出來,他跪在蒙毅身旁,嘆道:“父皇,此事不可聽一面之詞,兒臣懇請父皇在派人徹查此事,定會水落石出!”
“人證物證俱在,難道朕會冤枉他們嗎?”始皇帝不悅呵斥,這時,他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趙高身上,這個跟了自己二十多年的老奴,他被人如此冤枉,始皇帝憐憫之心大起,他不由婉言道:“趙卿,你起來吧,朕罷免你的罪過,官復原職。”
趙高感動不已,磕頭如搗蒜:“謝陛下明察……”
大殿內,很多人氣憤不已,很多人咬牙切齒,他們都知道,趙高是個什麼樣的人,但這種人,為什麼卻偏偏得始皇帝如此器重呢?
正在大殿內安靜不已的時候,李斯敏銳的察覺到,自己當初與趙高同盟,未必是一件錯事,至少,此時李斯看出,趙高已經東山再起,他已經得到了始皇帝的同情和諒解,而蒙毅,恐怕難逃厄運,扶蘇也會就此失勢。
兩大陣營,誰主沉浮,李斯來到大殿中央,跪伏在趙高身旁,朗聲道:“陛下,臣有一事,不知當不當講!”
始皇帝此時正在思考如何處置此事,被李斯打斷沉思,抬頭望去,令道:“你說。”
李斯拱手說道:“蒙毅誣害忠良,其罪當誅,但臣聽說,公子扶蘇豢養死士,結交六國後人,其誤交匪人,才會導致這次冤案的發生,臣希望陛下能夠徹查此事,驅逐六國餘孽,將他們斬盡殺絕,以絕後患!”
“有此等事?……”始皇帝勃然大怒,雙眼迸射寒光,直視扶蘇,扶蘇身子一顫,還沒等開口,一旁,李斯又道:“當年伐楚一戰,楚將項燕曾立誓,詛咒秦國必亡,楚人必會踏入咸陽。而算算時日,楚國後人已經長大,他們不會忘記當年楚將項燕的誓言,臣曾有耳聞,公子扶蘇在府中與楚將項燕之後項莊交友甚厚,已兄弟相稱,臣認為,一定是項莊故意誤導公子,才會使公子誤中蒙毅詭計,導致這次冤案和隕石案的發生。”
始皇帝此時臉色大變,李斯的話,不禁勾起了他的怒火,更讓他想起了一個月前的儒生案,此時招賢館規模已經形成,天下儒生已經盡收其中,是該處死這些儒生的時候了,而且,招賢館不但收納了儒生,還收納了那麼多六國後人,他們趁機顛倒是非,誤導公子扶蘇,這一切,都是自己當年考慮不周所致。
想通這一點,始皇帝回身從內侍手中拿起竹簡,狠狠扔在地上,喝令:“傳旨,封鎖招賢館,凡是招賢館內所有學者,儒生,一縷抓捕歸案,另外,由章少府親自出兵抓捕項莊,將他處以極刑示眾,以儆效尤!”
始皇帝的決定,讓扶蘇心中熊熊燃燒的怒火忽然消失了,此時,他只有絕望和不甘,堂堂秦國,居然能做出如此荒誕的事情,收押天下學者,誅殺六國後人,天理何在?正義何存?
絕望中,扶蘇再次高聲懇求:“父皇,三思啊!”
始皇帝此時已失去理智,他憤怒的看著扶蘇,呵斥道:“朕讓你務本朝政,你卻廣納六國後人,與他們朋比為奸,太讓朕失望了,從明天起,你去漠北,與蒙恬一同監軍,修築長城和直道,沒有朕的旨意,不準在踏入咸陽半步!”
扶蘇瞬間癱軟在地,他的一切努力,都化為烏有,他的雄心壯志,都已煙消雲散,就在扶蘇絕望之時,始皇帝卻下了一道更讓大家絕望的旨意:“擢令咸陽府,收押蒙毅和儒生,待證據確鑿之後,全部拉去馬谷,坑殺之!”
滿朝震驚,百官們議論紛紛,始皇帝卻無心理會眾人,大步向殿外行去,這時,一直陪侍在旁的內侍走到玉階前,高喝:“皇帝陛下有旨,退朝……”
“恭送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