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鄭國渠到洛河,四人行了兩天的路程,此時,已到了分別的時候,項莊牽著馬,拱手送別:“叔父沿途小心,多注意身體,侄兒處理完此地之事,一定快馬加鞭,趕回與叔父相會。”
項梁滿意點頭,這個侄子,冒著生命危險,來到咸陽,這份情,自己將會銘記在心,但臨別,項梁認為,自己有必要囑咐他幾句,便伸手輕拍項莊肩膀,輕聲道:“我們項家,世代報效楚國,莊兒萬不可忘記當年,祖父臨死前的誓言!”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項莊右手撫胸,輕聲念道,這時,項梁朗聲大笑,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話已經影響了項家兩代人,以後,也將成為項家的祖訓,深深刻在項家人心中,此時,項梁抬頭看了看天,時辰不早了,乃從項聲手中接過韁繩,看著項莊,沉聲道:“下相的祖業,恐怕帶不走了,我將會從下相轉道,去會稽,在那裡重新建立我們富饒的產業,你離開咸陽,可直接前往會稽。”
項莊點頭,項梁翻身上馬,拱手看向劉邦,笑道:“莊兒第一次出遠門,很多事還不懂,還請您多多照顧,項梁在此,先謝過了。”
劉邦也拱手回禮道:“項叔父客氣了,我與項莊兄弟之情,定當彼此互助。”
項梁拱拱手,勒轉碼頭,與項聲揚長而去,身影漸漸遠去,不久,項梁在馬上高喊:“咸陽非久留之地,莊兒與劉邦當早日離去……”
聲音慢慢消失,項莊看著叔父越來越遠的身影,再次拱手,以示道別,劉邦在旁輕嘆:“兄弟,時辰不早了,咱們也回去吧。”
。。。。。。
咸陽城城門前,一萬兵馬列陣兩側,一面面秦旗迎風招展,一隊隊騎兵往來馳騁,不久,低沉的軍號聲嗚咽,這是駐紮在渭河以北,蒙恬軍即將歸來。
城樓上,始皇帝在百官的簇擁下,眺望遠方,看著下面威武的軍隊,秦軍將領們矯健的英姿,始皇帝彷彿回到了當初雄鎮華夏的歲月,彷彿,即將抵達的,是當初匍匐在地,乞討饒命的六國國君。
就在始皇帝陷入沉思之時,從遠處,一隊百餘人的騎兵群奔來,他們穿著破舊的皮甲,但英武的身姿顯露出,他們來自邊疆,他們是身經百戰的英雄。
這支騎兵隊,是蒙恬軍的斥候屯,他的出現,預示著蒙恬軍即將抵達,趙高發現了始皇帝還處在沉思之中,他輕推始皇帝一下,小聲道:“陛下,蒙將軍回來了。”
始皇帝被打斷沉思,不由朗聲笑道:“擂鼓,奏軍樂……”
戰鼓再次轟鳴敲響,三十萬蒙恬軍被阻隔在皇城以北,蒙恬只能帶領三萬嫡系部隊抵達咸陽城下,此時,悠揚的軍樂聲充斥著咸陽城門前,列陣以待的一萬秦軍高呼:“威武……”
五百輛戰車緩緩行進,七千騎兵穿//插其中,兩萬步兵緊隨在後,隊伍嚴整,偃如一條長蛇蠕動行進。
蒙恬站在為首的戰車上,向兩側的軍隊,民眾和將領們揮手,功成名就,凱旋而歸,人生輝煌,不過如此……!
軍隊即將抵達城門下,蒙恬一揚手,三萬大軍緩緩停住腳步,蒙恬下車,在十名將領的隨同下,向城樓上緩步行去,不久,他來到始皇帝面前,單膝跪地,“臣,蒙恬,參見皇帝陛下。”
“我等參見皇帝陛下。”城下,三萬北軍隨著蒙恬,一起跪了下來,聲震四野,陣勢滂沱。
始皇帝不由大笑,這是他的軍隊,是大秦最為精銳的部隊,他們身經百戰,驅逐匈奴,為大秦立下赫赫戰功,為大秦開疆拓土,始皇帝要打賞眾人,心情愉悅,始皇帝聲音也爽朗了許多,朗笑道:“你們是大秦的功臣,是我大秦的精銳,朕要重賞你們。”
“謝皇帝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所有人一起高呼,聲音如炸雷一般,這時,始皇帝向上揚手,高呼:“都起來吧。”
蒙恬拜謝:“謝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