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秦末風雲> 第13章 扶蘇之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章 扶蘇之願 (2 / 2)

見周市如此說,李巖不禁笑道:“周兄莫要如此想,我到認為,想要推翻秦朝,不是我們魏國一家能夠做到的,我們必須與六國後人達成聯盟,才能形成推翻秦朝的力量,至少,在秦朝滅亡之前,我們必須深交他們。”

“可張良頗具膽識,我恐日後,他會是我們的一大強敵。”周市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卻是李巖,並不贊同周市的想法,朗笑道:“只要秦朝一天不滅,我們就不能得罪任何一股可能崛起的勢力,只有秦朝滅亡,我們才能考慮互相吞噬,平分天下。”

停了下,李巖又看向窗外,透過窗紙,可以隱隱感受到月光的冰冷,他不禁笑道:“還有那個項莊,我到覺得,此人與眾不同,是一個不錯的後生……”

。。。。。。

繁華的街道,人群密集,來往行人絡繹不絕,而就在人群之中,一波十餘人的隊伍簇擁著兩個衣著華麗的人,行走在街中。

其中,一個歲數在三十歲左右的人,他是始皇帝的長子,扶蘇,而他身旁,那個歲數稍長的,是他的皇叔,贏子嬰。

數月前,始皇帝派遣蒙恬,率兵三十萬,北上討//伐匈奴,扶蘇藉機請旨,北上誓師,為秦軍鼓舞士氣,始皇帝大喜,嘉獎扶蘇,並任命贏子嬰陪同扶蘇北上,兩人才得跟隨軍隊,抵達上郡,在上郡為三軍鼓舞,大振軍威,與蒙恬別過,秦軍緩緩北上。

而扶蘇,在上郡陽周縣停留數日,向東行去,抵達齊國故都,臨淄城,在那裡住了一段時間,又馬不停蹄,去了琅琊臺,在那裡,扶蘇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覺,沒有宮中的禮節束縛,沒有爭權暗鬥,沒有爾虞我詐,這種感覺真好,但扶蘇畢竟是始皇帝的長子,他身上肩負著振興秦國的重任,他的自由只能如流星一般,眨眼即逝,他的生命,他的人生,只屬於秦朝,他不得不踏上西進的路途,趕回咸陽。

一路風景秀美,百姓也算安居樂業,讓扶蘇覺得心情大好,不知不覺,扶蘇一行人,來到了碭郡睢陽,在這裡拜訪一個很重要的人,之後,扶蘇會馬不停蹄,趕回秦都咸陽。

此時,街中的繁華,讓扶蘇覺得,這才是他想要的太平盛世,是他夢想中的大秦帝國,扶蘇心中的喜悅難以掩飾,不禁朗聲大笑,看向一旁的叔父子嬰,笑道:“叔父,若是秦國各地,都能如睢陽這般繁華,那該有多好?”

子嬰微微點頭,但心中卻輕嘆,回笑道:“山雨欲來風滿樓,越平靜的時候,我們越該警惕,很多危機,往往潛伏在黑暗中,在我們不知不覺中爆發。”

子嬰的話很深奧,但扶蘇已聽出其中的滋味,不禁嘆道:“六國雖然被吞併,但他們的後人,不會就此甘於沉淪,他們還在蓄謀著如何復國,還在積攢實力,蠢//蠢//欲//動,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平復的,需要歷代皇帝共同努力,恩威並施,才能漸漸消融……是這樣嗎?皇叔?”

子嬰滿意點頭,這個侄子,是他最喜愛的一個,禮賢下士,深得民心,在始皇帝眾多的兒子中,子嬰也只器重扶蘇一人,而此時,扶蘇僅只言片語,便將秦朝面臨的重大問題解說出來,這不禁讓子嬰略有驚訝,不禁笑言:“如果有朝一日,你登上皇位,我希望,你不要忘記今日所言。”

扶蘇微微點頭,子嬰又說道:“秦朝雖然一統江山,但強盛,只是眼前的,不久的將來,如果治理無方,必會惹來四方動盪,那時,悔之無及……”

子嬰說道激動處,輕嘆一聲,又道:“就從這次北征匈奴,朝廷調遣了三十萬大軍,不知道,多少百姓會遭殃,多少百姓會妻離子散,多少男兒將永埋大漠,即使是匈奴,他們也會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逃離漠北,浪蕩天涯,所以,我並不主張發起這場戰爭,但皇兄一意孤行,我也沒有辦法,只希望你日後,不要走皇兄的舊路。”

話題有些扯遠了,此時,街中已經有不少人正在觀察他們,扶蘇不由乾咳一聲,向四周看看,子嬰這才發覺,自己剛剛的聲音有些高,而且,他們討論的話題,都是敏感話題,只得壓低聲音道:“百姓負擔很大,這樣,會給那些居心叵測的六國後裔造反的機會,而六國故地,百姓未必支援秦國,一旦他們振臂一呼,不知會有多少百姓響應,一旦天下洶洶,秦朝腹背受敵,疲於奔波,何能久持?”

扶蘇輕嘆,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出在六國後裔上,扶蘇也曾想過,斬草除根,永絕後患,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即使殺得在絕,又怎能保證,他們不會死灰復燃,一旦處置不好,反而會使得天下紛爭提前爆發,對秦國不利,所以,扶蘇將這個極端的念頭拋棄了。

就在扶蘇陷入沉思的時候,一旁,待詔博士叔孫通插嘴道:“公子想要穩定人心,剷除六國後人的隱患,我認為,根源在於用人。”

扶蘇聽到叔孫通之言,來了興趣,笑道:“說來聽聽。”

叔孫通點頭,繼續說道:“想要穩定六國後人,使天下大一統,公子必須學會,招攬天下英才,不管其出生如何,是否是六國後裔殘存勢力,公子都要一視同仁,感化他們,使他們放棄復國念頭,秦朝才能真正走向平穩,真正的昌盛繁榮。”

扶蘇聽後點頭,自己這次睢陽之行,就是為了見一見叔孫通的老師,孔子的後人,孔鮒,便笑問道:“不知孔先生的住處還有多遠?”

“前面再行一段距離拐彎,就到了。”

扶蘇點頭,這個聞名於魏國故地的孔子後人,自己睢陽之行,一定要說動他,跟自己回到咸陽,為國出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