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長時間,胡超肯定什麼都招了,大理寺現在一定也在等著一擊必中的機會。
這次祭天勢在必行,聽說為了唐藩邊關的事,吐蕃也派遣了使者入唐,已經在路上。
“已經有大臣,上朝的時候向陛下建議,效仿太宗時唐蕃聯姻,文成公主嫁於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換來了邊關近百年和平…希望陛下也能派遣一位公主,與吐蕃再建百年之好。”
可是,中宗李顯膝下,包括整個李唐宗室中,現在的人丁並不興旺,尤其是公主,中宗和韋后的兩個女兒,安樂公主和長寧公主,都早就嫁了人了,僅有的兩名公主都不可能和親。
又有人提議,文成公主同樣並非太宗陛下的親生女兒,完全可以從宗室中,選一位女孩,冊封公主,然後再嫁於吐蕃。
這個建議踢出來後,中宗沒有立即反駁,而是沉默了下來。
很顯然,如果…真的能用和親的方式消弭戰禍,
每一位帝王都不會拒絕。
而從宗室之中選和親之女,當今的李唐宗室,長樂王隱居避世,其他郡王消沉度日,唯一有可能的,能讓中宗信任,又是皇室最嫡親血脈,似乎只有…
光祿寺卿,和他的女兒,李奴奴,年華正好,待字閨中,又是出身最為正統的大唐郡主。
過了兩天,宮裡再次下達了旨意,鑑於裴氏之子裴談,因為行為不檢,辜負郡主,因此原先的賜婚作罷,將為郡主另擇良配。
接連兩道旨意,長安的人都知道,裴談和大理寺,是真的失勢了。
當聽到這個聖旨,沈興文知道,他的想法已經成真了。
和吐蕃和親比起來,文成公主青史留名,是整個大唐皇室的榮耀。
而如果能重現這樣的榮耀,成為大唐第二位和親的公主,將會是載入史書的功績。
最重要的,如果中宗真的下旨冊封李奴奴為大唐
公主,那麼李守禮,就不止是現在的光祿寺卿,而是名副其實晉升為親王。
大唐親王,一品王爵,對於出生後就受章懷太子連累,一輩子過的悽苦的李守禮來說,這是他徹底擺脫過去的機會。
從一開始,裴談就不在李守禮的眼中,他怎麼會把女兒嫁給裴談,就算嫁給裴談他能得到什麼,這樁婚姻從賜下開始,李守禮就已經想盡辦法在阻撓。
為了名垂青史,哪怕犧牲女兒的幸福。
沈興文站在地牢裡,眯眼看著胡超,經過這幾天“休養”,之前那被折磨的痕跡,已經被遮蓋。“都準備好了吧?”
就算沒準備好也來不及了,是非成敗,在此一舉。
“還有最後一樣東西。”沈興文把手裡的包袱放到胡超眼前,“穿上這裡面,為你準備的衣服。”
胡超現在是要去昔日的女皇,他這一身破舊粗布,怎麼能讓女皇相信他是昔日那位“道骨仙風”的胡
道長。
胡超伸手拿衣服,沈興文按住他。
“默寫的手書呢?”
胡超渾濁的黃眼睛看著他:“你真的敢這麼做?”
沈興文意味深長:“你只需要做好你的部分,其餘的,不用你來操心。”
胡超冷冷盯著沈興文,片刻從衣袖裡抽出皺巴巴的紙,遞了過去。
沈興文從他手裡接過,才慢慢鬆開了衣服。
胡超開啟看了一眼,露出一絲譏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