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崔石展開那份“密旨”,卻只看到上面寫了四個字:事從權宜。
在這四個字下面,加蓋著玉璽大印。
崔石不由驚疑,看向裴談說道:“寺卿大人這是要?”
裴談已經收回那份密旨,淡淡一笑看著崔石:“這是陛下交給裴某的一份旨意,告誡裴某,一切事從權宜。”
便是讓裴談,只要能查清中宗交辦的事情,可以用這份寫著事從權宜的密旨,做出任何權宜之事,而長安城所有官員,需得配合。
這寫著四個字的密旨,只怕比平常寫滿了要求的任何聖旨,都要有威力。
崔石身為崔氏的人,焉能不知道,猶疑片刻以後,就開始問裴談:“那不知裴大人,需要我千牛衛營,如何配合?”
他甚至不能問裴談在調查什麼案子,問了就是在違逆中宗的密旨。
裴談坐在桌子邊,手指輕輕敲著旁邊的檀木桌面。
“原本四大城門已經戒嚴,但拿著二品以上的通關文牒的,可以免盤查過路。裴某希望……這一部分的胡商,崔大人要單獨登記。”
崔石一驚,“裴大人是要求,不管是幾品出示的文牒,都一視同仁地盤查?”
裴談立即搖頭道:“萬萬不可盤查,崔大人只需要,將出城之人的身份與名單,第一時候呈報我大理寺即可。”
崔石神色不定片刻,問道:“下官可否知曉這麼做的原因?”
凡事跟大理寺扯上關係,都讓人不那麼踏實。
就聽裴談手指微動說道:“崔大人以為,要有人想混在胡商之中出城,什麼方法最隱蔽?”
這……
崔石似乎反應過來:“有重犯要私逃出城?”
裴談沒有言語。
崔石道:“既然如此,裴大人又為何不允許下官盤查呢?”
若真有人膽大包天,私藏於胡商之中逃走,那麼加強四大城門守衛,很顯然可以抓到這個人。
裴談卻不讓盤查。
裴談幽幽看著崔石:“請崔大人務必按照裴某的說法,提防拿著二品以上通關文牒之人。”
崔石迅速在腦海中過了一遍,近日長安城的重犯要犯,誰有這個能力混入胡商中消失?
這就愈發顯得這份密旨怪異。
但聖旨當前,崔石遲疑片刻只能道:“臣……接旨。”
從千牛衛營離開,裴縣立即左右觀看著是否有人在外監視,若有人敢一直跟隨他家大人,必定不能像之前那名女子那樣,讓她有機會再次私逃。
裴談卻彷彿已經放下了,連頭也沒回就上了馬車,吩咐立即趕回大理寺。
而回到大理寺之後,裴談就立刻叫來了主簿邢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