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半月,邊關戰況便急轉直下,加急的軍報遞回來一封又一封,封封似催命,聽得人一顆心都沉入了谷底:
“緊急軍情!韃靼增兵十萬,強攻宣府鎮!定國公蘇淵陣前中箭受傷,現昏迷不醒!”
“加急軍報!韃靼分兵十五萬,轉攻我大同鎮,請求支援!”
“前線急報!大同鎮被韃靼人圍困,糧草訊息全部阻絕,守將楊茂親率五千士兵突圍,被誘至敵軍深處圍殺,楊茂寧死不降,戰至力竭,五千將士全部殉國!”
“定國公重傷未醒,宣府鎮群將無首,軍心動盪!大同鎮主將戰亡,兵力空虛,邊關危急——”
……
“啪嚓——”
晶瑩剔透的琉璃盞被人猛地摔在地上,碰撞出清脆的聲響,碎了滿地的殘渣。
景豐帝怒極,雙眼好似要噴出火來,久居上位的帝王之氣驟然失控,盛怒之下山呼海嘯般向眾人壓來,聲音震如雷霆:
“這群該死的韃靼蠻子!當初太宗北伐之時未曾將其趕盡殺絕,竟縱得他們狼子野心,這般犯我大夏!有朝一日,朕定要帶領百萬雄兵,親自端了他阿魯齊的老巢!”
百官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響嚇得齊齊一抖,紛紛低埋著頭,不敢貿然應聲去觸皇帝的黴頭。
放狠話誰都會,可說再多的狠話,都改變不了眼下的局面。
直搗韃靼首領老巢,聽著多麼令人激動,但那也只是想象罷了。發了一通火之後,景豐帝理智迴歸,看著擺在面前的冰冷現實,他心底突然升起一股深深的無力感,整個人頹唐地癱在龍椅之上。
如今多重突發狀況疊加在一起,一件堆一件,紛亂如線頭。想要尋得破局之策,就得耐著性子,仔仔細細地分析覆盤,按事情輕重緩急程度,依次進行解決。
現下定國公重傷昏迷,雖然無法出來主持大局,但他麾下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抗敵經驗豐富,一時半會兒還不至於自亂陣腳,能夠守住城池。
相較之下,還是大同鎮情況更加危急。
十五萬韃靼騎兵將大同鎮圍得嚴嚴實實,資訊阻絕,糧草完全送不進去。在幾番突圍失敗,連主將都折損了的情況下,裡面殘餘的六萬士兵只能固守不出,靠著僅剩的糧食苦苦支援,若是援兵再不趕到,怕是很快就會城破人亡。
到時候韃靼人不僅能直接突破長城一線,直逼居庸關,還能對宣府鎮實行前後夾擊,撲滅掉朝廷駐守邊關的主力部隊。主力部隊若滅,居庸關防線就極為薄弱,一旦失守,京城就會暴露在韃靼騎兵的鐵蹄之下,再無絲毫遮蔽。
那樣一來,可就是真正的危急存亡之時了。
想到這,眾人心情沉重,一時間誰都沒有說話,大殿之上百官肅立,安靜得只聽得見輕微的呼吸聲。
許久之後,一個年輕的御史探頭探腦地站出列來,朝著景豐帝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如今大同鎮情況危急,隨時都有可能被韃靼人攻破防線,一路直犯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