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顧雲霽從主院出來,就去了生母趙姨娘的院子。今日休沐,不用上學。
剛進院子,他便被人撲了滿懷。
“哥哥!”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姑娘一把抱住顧雲霽,笑盈盈地望著他。這是胞妹顧雲巧,今年十歲,同是趙姨娘所出,和原身不同,作為家裡最小的孩子,比較受寵,性子很是跳脫。
看見妹妹活潑的笑臉,顧雲霽心情也好了些,愛憐地摸了摸她的頭。
“好啦,你都多大了,男女有別,這麼纏著哥哥像什麼。”看見兒女和睦歡喜的樣子,趙姨娘心裡也很高興。但顧忌著森嚴的規矩,還是板著臉教訓道。
對於諸如“男女七歲不同席”之類的封建觀念,來自21世紀的新時代女青年顧雪是很不以為然的。
上一世她家裡重男輕女特別嚴重,作為家裡頭一個孩子,她僥倖活了下來。後面她又陸續有兩個妹妹,一個被賣了,另一個被父親親手掐死了。
或許是自作孽不可活,那之後母親再沒有懷孕。父親後來從伯父家過繼來了堂弟,疼得如眼珠子一般。顧雪考上了大學,全家都不同意她去讀書,只因為讀書費錢,他們認為女孩不值得。在家人眼裡,非親生的堂弟比她這個親生的女兒重要得多。
幸而有助學貸款,又有高中老師資助的一點車費,顧雪拿著錄取通知書偷偷跑出家到學校報到。只可惜,她的美好人生還沒完全開始,就被車撞死了。
造化弄人,前世備受宗族觀念迫害的顧雪如今成了不得不背倚宗族的顧雲霽,在封建的古代王朝,脫離宗族可以說是寸步難行。更何況,對如今身為男人的顧雲霽來說,宗族勢力非但是禍害,反而是助力。
還沒和妹妹說上幾句話,顧雲巧便被趙姨娘催促著去給王夫人請安。
趙姨娘出身貧寒,後來被聘到顧府為妾。雖說生了一雙兒女,但為人還是謹小慎微,做事戰戰兢兢,生怕惹得老爺夫人不高興。
如今兒子在面前,她也沒什麼別的話說。只是反反覆覆地嘮叨讓他爭氣,用功讀書,不要惹父親生氣之類的。
顧雲霽耐著性子乖順地聽了一會,便託辭回房溫書,起身離開了。
走出趙姨娘的院子,顧雲霽長舒一口氣。今朝以仁孝治天下,要想考科舉,有一個好官聲,就得孝順父母。無論是嫡母還是庶母,哪怕是演,也要在她們面前演出恭順的樣子。
回到自己的房間,顧雲霽走到書案前,翻看起原身曾經做的功課。
功課本上,原身把幾乎夫子課堂上的每一句話都記了下來,甚至包括語氣詞。越到後面,字跡越潦草,可見主人因為來不及寫而心煩意亂。
看到這,顧雲霽忍不住發笑。是了,院試一年一次,原身從六歲開蒙一直到十三歲考上童生,足足用了七年。可以說是性子呆板,甚至於是愚鈍了。
院試和縣試都是每年九月舉行,鄉試和會試則是三年一次。算起來原本下一次鄉試應該是在景豐三年八月,會試在次年三月舉行。因為加開恩科,兩場考試都被提到今年舉行,變成了鄉試在三月,會試在九月。
不過鄉試和會試距離現在的顧雲霽還是太遙遠了,要緊的是爭取透過今年的縣試早日成為秀才。
縣試距離現在還有五個月,時間應該來得及,前世同樣透過讀書改變命運的顧雲霽對此很有信心。
其實對於顧家這樣的書香世家來說,縣試並不難,考試內容都是儒家經義,範圍不出“四書”,策論要到鄉試才會開始涉及,只要把書本牢記背熟,再請家中有經驗的長輩講講答題要義,就不會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