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大軍途徑姑衍山。
此時,太尉李榮率領的十萬鐵騎,以及少帝親征的十萬鐵騎,在攻陷了王廷和左匈奴部之後,飛快向姑衍山匯合——還有一場真正的大戰在等著他們,匈奴的主力正在從北海撤退,準備大撤退。
...
姑衍山下。
匈奴二十餘萬大軍抵達姑衍山一帶,卻忽然發現,他們陷入了楚軍的三面夾擊之中。
後面有小昏侯的五萬大軍,左右兩翼則是太尉李榮,少帝項天歌率領的十萬大軍。
楚軍總共二十五萬大軍。
按理,雙方的兵力其實差不多。真要在這裡打一仗,匈奴也未必就會戰敗。
可是,匈奴丟了王廷和左匈奴部的糧草和族人,早已經心惶惶,士氣極為低落。如今遭到楚軍的三路夾擊,更是一時亂了方寸。
相比之下,楚軍摧毀了匈奴王廷和左匈奴部,摧毀了匈奴的糧草,全軍上下氣勢大盛,殺氣騰騰,氣勢如虹。全軍上下士卒,恨不得抓著匈奴兵狠狠的打。
兩軍氣勢截然不同,自然不可相提並論。
入夜。
匈奴大軍身心疲憊,背靠著姑衍山,安營紮寨,準備休整一日,明日再戰。
楚軍三面圍之。
深夜,楚軍大營忽然響起了一片嘹亮的匈奴之歌,震動原野。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匈奴軍上下驟然聞之,嚎啕大哭,哀痛不止。
軍臣單于、伊稚王爺和眾匈奴王侯大將們,使勁力氣也阻止不了匈奴大軍的夜哭。
一夜之間,匈奴大軍士氣徹底崩潰,軍心散盡。
黎明時分。
楚軍三路大軍分頭合擊,猛攻匈奴大營。
李虞率領一萬重騎兵,直接貫穿匈奴主帳,斬了匈奴單于旗。
匈奴二十餘萬大軍徹底崩潰,眾匈奴首領和大將們率領各部兵馬,分頭逃散,一路西去。
楚軍三路大軍一路追殺,斬殺近十萬匈奴兵,逃散不計其數。
匈奴殘部所剩不足七八萬,領著殘兵敗卒,一路收攏匈奴牧民,車馬載著家當,逃亡西域,開始了前往遙遠中亞苦寒之地的流亡大遷徙。
從此一蹶不振,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