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公主項凌、駙馬謝安然也從會稽,連夜趕回皇宮,和沈太后、崔皇后、太子項天歌、國舅沈大富等人,一起在聖駕旁邊侯著。
“見過太后,見過皇姨!”
楚天秀連忙向沈太后和崔皇后見禮。
眾大臣們都紛紛見禮。
沈太后微微點頭,卻單獨把李虞給拉到一旁,敘舊,似乎在說些什麼。眾人皆知,太后對丹陽郡主李虞是格外喜歡和關照。
“秀兒,你來了。這幾個月在外征戰,辛苦你和虞兒了,皇上昨夜還唸叨著你的烏江大捷呢,皇姨看著,這是要給你加官進爵呢!”
崔皇后抹了眼淚,勉強笑了一笑。
這偌大的皇宮內,沈太后還有沈家人在旁邊。她這皇后,身邊沒有幾個自己人,也是十分心虛。
當年沈太后為了保皇帝項燕然上位,低調做人,忍辱負重多年,不知熬過多少明槍暗箭。
太子項天歌不喜詩書,一向頗為頑劣好鬥。
大楚的皇位爭奪一向殘酷,其餘貴妃、嬪妃,甚至皇帝的兄弟,其餘諸侯們都虎視眈眈。能否保住年少的太子位,順利登基,那都是不好說。
皇帝昏迷不醒。若是有人給太子扣上一個乖戾的大帽子,阻止他繼位,這皇位最後落在誰家,都難預料。
楚天秀這個外甥驃騎將軍,掌握著兵權,多少跟她血緣親近一些,在這宮裡,對她來說也是一個強援,當然要盡力拉攏。
“皇姨且安心,皇上一定會好起來。”
楚天秀連忙道。
加官進爵的事情,他也沒去想。
再加,他上面只有大將軍太尉、王爵了,皇帝肯定犯難。
皇帝對昏侯府一門本來就有隱晦的猜忌,要不是十路諸侯叛亂,太尉李榮又去了西北抵擋匈奴。朝中無大將可用,也不會派他小昏侯上去平亂。
皇帝在遺詔裡會怎麼安排,誰也預料不到。
孔寒友看到這些,都是頭皮發麻。
崔皇后跟小昏侯是皇姨媽和外甥的關係,平日裡關係也疏遠,並不親近,這個關鍵節骨眼上,皇后卻對小昏侯忽然無比熱絡了起來。這顯然是抱團取暖,相互支援,竭力保住自己的地位。
沈太后拉著李虞,滿臉的慈祥,親近無比。沈太后這十多年來,目光獨具,對李虞的關照,那也是世人皆知。李虞定然不會辜負了沈太后這番關照。
驃騎將軍小昏侯和衛將軍李虞,兩人都是大楚軍中的軍頭,有龐大的丹陽親軍和李家侍衛。
兩人還是夫妻,小昏侯岳父是太尉李榮大人,軍界頭號交椅。
可以說,現在大楚所有將軍如果在朝堂上,選邊站,毫無疑問會站在平王府這邊。
這皇宮裡的女人,見風使舵,一個都不好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