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項燕然和眾位大臣離開夜校,又路過另一座土院子,燈火照亮了整個院子。
卻見,這是一座真正的私塾。
裡面一群四十多名六七歲到十餘歲的農家孩童少年們,跟著先生,正在哇哇哇的大聲讀書。
估計是白天城裡打鐵聲太吵鬧了,不少少年還要幫著家裡幹活,孩童少年們居然也是安排在夜裡上課。
像這樣的私塾,全丹陽縣據說有三十座,把全縣的幾千名孩童和少年全都安排進去了。
皇帝一時頗感興趣,駐足停留在院門口,看看眾孩童在學些什麼。學的也全都是新學,而非老舊的儒學書籍。
“這是堯舜之治,古之聖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啊!卻被小昏侯給做到了,太了不起了。”
此時,卻見那名官員上前幾步從皇帝,在皇帝身旁,一副驚歎,自言自語的失神讚道。
“堯舜治世,莫過於此!”
“應當讓小昏侯位列政績第一,廣為宣傳,令天下郡守、縣令效仿,再現古之堯舜聖賢時代!”
這位官員一挑頭,其餘不少眾大臣們,也紛紛跟著點頭,交口稱讚。
皇帝項燕然心頭一震。
聖人?!
堯舜?
何為聖人?聖明君主,方為聖人。
那是古之天子,史書記載的聖賢時代。
而且最重要的是,堯天子、舜天子,是施行天子禪讓制,而不是皇位世襲制。
一位聖人,將天子位,讓渡給另一位聖人。
如果小昏侯是當世聖人.....那在位的天子又算什麼?
孔寒友和王肅看到了皇帝臉色變化,相視一眼,嘴角淡淡一笑,皆是默然不言。
這把火候,差不多夠了,無需他們再添柴加火。
什麼罪名,能讓小昏侯翻不了身?
想要從丹陽縣政績造假入手,給小昏侯定罪,已經是毫無可能了。
這丹陽縣的政績,只會讓小昏侯一飛沖天。
可是,小昏侯依然有“弱點”。
這個弱點,就是他乃前朝君王后裔,比別人更有機會“謀反”!
“謀反”,有的時候根本不需要證據。
只需要讓皇帝心中起疑,覺得小昏侯有謀反之心,那就足以紮下一個血淋淋的釘子,刺的皇帝側面難眠了。
證據什麼的,有那麼重要嗎?
只要皇帝心中起疑,稍微一開口,他們便能察覺到皇帝的心意變化,立刻奉上無數的“罪證”。
那個時候,整座丹陽城,人人打鐵,家家戶戶都備有甲冑,枕戈待旦,這就是“罪證”。
問題的關鍵,從來不在罪證上。
而在於,“挑撥”皇帝心頭的那根弦,讓他“確信”,小昏侯有謀反之心。
他們這些三公大臣們,歷經無數洗禮才登上朝堂高官,當然不屑於用“誣陷”這種低劣的小伎倆。
誣陷,直接說小昏侯私造兵械,意圖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