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帶著一群十多名大臣們,在眾多護衛的明裡暗裡保護下,在丹陽縣城內走街串巷。
街頭巷尾,點點滴滴,那才是真,做不了假。
一座座土高爐冒著煙火,家家戶戶叮叮噹噹響,男女老少們全都忙碌的團團轉,幾乎沒有片刻閒暇。
到了傍晚時分,他們一行眾人方才停下,感覺肚腹飢餓。
蔡和大太監問,要不要讓御廚準備晚飯?
有御廚隨行,雖然此處條件簡陋,但準備皇上和十多名大臣的伙食,還是可以的。
項燕然搖頭,帶著眾大臣來到街邊一個熱鬧的大鋪子吃飯,在角落單獨弄了幾張大桌。
卻見,這大鋪子裡擺放著各色雞鴨魚肉,還有農家蔬菜,客人進來任選雞鴨,現做。
以皇帝和三公九卿大臣們的伙食標準,平日都是御廚做的佳餚盛宴,這街頭大鋪子當然是寒酸、簡陋,飯菜粗糙幾乎難以下嚥。
可是,對於一座縣城裡生活一輩子的平民來說,這伙食已經是相當奢侈了。
只見,傍晚時分,三三兩兩鐵匠們來到這座大鋪子。
他們晚上還要忙著打鐵的幹活,也來不及回家吃飯,便在這鋪子裡吃上一頓晚飯。
一頓雞鴨魚肉飯,也就一二十文銅板,他們的收入也付得起這個錢。
每天每頓飯能吃上肉,對於大楚的百姓們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許多百姓一個月也未必能嚐到肉味。
但是,丹陽縣城卻差不多做到了。
這大鋪子裡,桌上都是肉菜,眾鐵匠們也沒有誰捨不得花錢。
項燕然看到這副場景,心情不錯,朝眾大臣們笑道:“我等就在這裡用膳吧!...這農家飯,好多年沒吃了。嚐嚐這百姓飯菜的口味,憶苦思甜啊!
什麼叫政績?
官府寫一張政績清單,列出一大堆的數字,那其實都不算數!那是官府的政績,不是百姓的政績。
數一數這老百姓餐桌上,吃幾碗飯,有幾碗肉菜,就一目瞭然了。
就這座吃飯的大鋪子,幾乎每個鐵匠進來都點一盤雞鴨魚肉,他們這每日都能吃上了肉,這就是了不起的政績!
我大楚百郡千縣,若是人人都能每天吃上一頓這樣的大碗飽飯、肉菜,那便是千古未有的盛世,朕足以笑對列祖列宗了。”
皇帝無比的感慨。
他在縣城裡走了半天,漸漸有些弄明白丹陽縣,亮瞎眼的“政績清單”,是怎麼出來的。
先要有活幹。
丹陽縣“鋼器”,非常非常出名,價錢也不算貴的離譜,吸引了大量外地的商人來採購鐵器。
大楚其它地方只能鍊鐵,極少能煉“鋼”的。
所以有句俗話叫做“好鋼用在刀刃上!”,刀身都用鐵,刀刃才用鋼。
可是,丹陽縣煉出了“鋼”,整把農具、刀具都是全鋼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