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昏侯府有太祖這道聖旨護身。
眾王侯、朝臣們奈何不了小昏侯楚天秀和老昏侯楚庸,光是破口痛罵《禁私鑄銅幣令》,罵昏侯府一門昏庸透頂,也沒多少用處。
反正這父子倆臉皮都是一般的厚,縱然千夫所指,毫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皇帝項燕然看眾朝臣們都被老小昏侯這對父子,懟的啞口無言了,不由再次向孔寒友道,“丞相大人,身為百官之首,你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老臣聽眾臣之言,剖析此策利弊,都有各自道理。深思熟慮一番,以為禁私鑄銅幣...於民有大利,於國有大利。
私鑄銅幣,奸商定然投機取巧,以致各色銅幣良莠不齊。當以朝廷統一鑄造銅幣,通行天下。”
孔寒友心中動搖了。
禁私鑄銅幣這件事情上,儒派官員們、儒生們和天下的中小地主們,其實沒有太大的切身利益。
畢竟,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銅礦。縱然有點,那也是極少,損失了問題不大。
畢竟,私鑄銅幣,是以各地諸侯王和門閥勳貴為首。他們才有大片的土地和銅礦山,才能鑄幣,坐享其成,成為暴富鉅富。
從根子上說,封禁鑄銅幣,對儒派幾乎沒有影響。
只是,儒派一旦贊同禁私鑄銅幣,會得罪一群人——得罪諸侯王和一大群的王侯、頂級門閥勳貴。
但是,得罪再多的人,也比不上得罪皇帝。
皇帝這副態度,如此的偏袒老小昏侯,藉著太祖這道聖旨把父子二人給摘乾淨了,哪怕天下人痛罵,也保這父子安然無恙。
皇帝這分明是鐵了心,要推動此策的施行。
一旦失去帝心,沒有皇帝的支援,儒派想要在朝堂上壯大,幾乎毫無可能。
這件事情上,還是得站在皇帝這邊。
舍小利,謀大利。
“小昏之策,老臣贊同!”
孔寒友拱手道。
眾王侯、朝臣們一聽,不由驚恐。
丞相孔寒友這麼快就扛不住了,放棄抵抗,支援《禁私鑄銅幣策》?!
主相一旦扛不住。
底下的大臣們,恐怕要倒戈一大片。
皇帝項燕然終於露出一抹久違的笑容。
這就對了嘛!
這新任丞相都不支援新政,他還要這丞相干什麼?
要是阻撓新政,讓你來當丞相,還不如讓小昏侯來當丞相呢!小昏侯可是自誇有丞相之資,早就窺視相位已久。
“御史大夫,你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