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府侍衛稟報,宮裡的一位大太監來見。
楚天秀有些奇怪。
自從他在《石頭記》拿太監們開刷,太監們跟他的關係都不好。
這太監來找自己幹嘛。
很快,便見一名宮裡的大太監帶著幾個小太監,來到楚天秀面前,帶著一副幸災樂禍的笑容,道:“咱家見過小侯爺。傳皇上口諭,命小侯爺早朝上一道奏疏。”
他在蔡和大太監那裡聽到一點口風,似乎小昏侯要倒黴了。這次不同以外,是真要大倒黴,得罪太多人了。
而且這個黴,還是小昏侯自己主動招惹上的。為了殿試優甲頭名,小昏侯不惜得罪天下強豪。
“上什麼奏疏?”
楚天秀奇怪。
“就是您在殿試上寫的策論。您寫了什麼,您自個清楚,皇上也清楚。您這殿試優甲頭名,也不是白白得的。
當然,咱家可不清楚。皇上的話,咱家帶到了。至於怎麼做,您自己悠著點,可別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那大太監說完,也不等楚天秀的回覆,大搖大擺的笑眯眯走了。
這皇帝的口諭,誰敢不聽?!
他這太監只負責傳達。
小昏侯接下來怎麼做,那是他自己的事情。皇帝要小昏侯背起這口黑鍋。違逆聖意,可沒什麼好下場。
楚天秀驚住。
這才幾個月的功夫,《禁私鑄銅幣策》,皇帝這麼快就要啟用了?
他當時剛剛穿越來大楚,就被皇帝一道聖旨給平王府當上門女婿去了,還沒弄清楚狀況,連李虞的封地有一座銅礦都還沒搞清楚。
他只想著在歲舉殿試上一鳴驚人,揚眉吐氣,也好混上一個大官噹噹,才會在殿試上獻策《禁私鑄銅幣策》。
到現在,丹陽縣馬鞍山的銅礦都還沒有挖完呢!
就要上繳給朝廷?
自家這銅礦上繳也沒什麼,反正他發財的路子已經有很多條了。
造紙,丹陽縣大鍊鋼鐵,還有這新上馬的玻璃作坊。少一座銅礦的收入,絲毫不影響他繼續過小侯爺的奢侈生活。
可是,得罪人啊!
多少諸侯王、王公、貴族的銅礦,從此不能私造銅幣,損失多大啊。他們不氣瘋才怪。
頭疼啊!
這口黑鍋,他要是背了,恐怕連睡覺都要擔心遭到刺殺!
偏偏,還是他自己作死,給獻上去的。
皇帝看他這麼生猛,立刻給了一個殿試優甲,又讓他當上了丹陽縣令...可是現在,皇帝要讓他兌現了這份獻策了。
楚天秀是欲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