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二輪郡試的主考官,則是郡太守。
第三輪國試,才是楚天秀親自負責。
金陵城不屬於任何郡縣,是單列的,直屬於丞相府的管轄。
金陵城的縣試和郡試主考官,都是金陵府尹王栩。
不過,皇帝命小昏侯負責前三輪考試的考卷和考試製度,整套的制度都是他一手設計。
楚天秀當然要來看看金陵貢院,童生考試的錄取情況。
眾高官們聚集在貢院大殿,等待科舉開始。
大大小小的官員,足有十多位。
“諸位大人,大考即將開始,請入座。丞相大人請坐主位吧!”
王栩連忙道。
“不妥,本相乃是國試副主考。既然這是科舉貢院,當然不以官位論高下,主考官當坐在主位。府尹,你是金陵城主考,你入座主位!”
孔寒友搖頭道。
“不敢不敢,下官如何能坐得主位。呃...要不,小侯爺坐主位?!”
王栩連忙擺手,一身冷汗。
丞相在此,他爹御史大夫王肅也在此,他一個府尹哪敢坐主位。
“不錯,這科考,小侯爺為主考官!他既在,當為主。”
眾官們紛紛道。
“也好!”
楚天秀也沒推託,當仁不讓坐在大殿主座。
他官位是低,但是爵位高啊。
這場科舉考試,除了皇帝之外,就屬他最大。
...
此時。
金陵貢院門外,已經排了一直長長的隊伍,足足有上萬名之眾。
門口,有幾十名守衛,在搜查每一位進入貢院的考生,防止夾帶小抄入貢院內赴考。
都是金陵城本地戶籍讀書人,已經報名參加首屆科舉,領了一塊考牌。
有各大門閥士子,官宦子弟,有平民儒生,從十多歲的少年童子,到五六十歲白髮老人,一眼望不到盡頭。
街道周圍烏泱泱人群,更多的是前來送考的父母、妻眷親朋好友。
這縣試錄取童生,沒有任何的限制條件,當然是願意考的便來。
賈生在考生人群之中,手提著一副筆囊,面色激動。
他已經五十餘歲了,畢生苦讀書,熬了半輩子,終於踏上考場。私塾先生,終究非他畢生所願。
若是有幸能夠中舉,他一介平民儒生,也能一躍成為朝廷官員。
說起來,他也有些運氣。
雖是一生研習儒書的儒生,但他這二十年在平王府裡當私塾先生,最嗜讀書,經常通宵達旦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