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被逼簽下的兩份協議,讓他很肉痛了。
他是斷然不敢再去和小昏侯談什麼其它的同盟協議。
“李虞郡主才思敏捷,經書無一不通,更繼承了李氏族學。
她非男兒,否則定然是當世之俊傑,文武雙全的將帥。
可惜,皇上令小昏侯當了上門贅婿,龜玉毀於櫝啊!”
賈生搖頭。
“唉,小昏侯,這是何德何能居然能入贅平王府!”
“平王府家風一向樸實而節儉,自從小昏侯進了平王府。平王就已經被他弄的烏煙瘴氣,少年都在讀《石頭記》,哪有什麼心思在儒學上。”
眾儒生都是頗為義憤。
金陵儒生們都習慣以抨擊時弊,上敢罵昏君,下敢罵昏臣。
看不過眼的都敢罵。
昏侯一門昏聵和奢靡,名聲極為惡劣,自然是儒生們痛罵的物件。日常一罵,不罵渾身都是不痛快。
“嗯!諸位仁兄放心!”
賈生正色道:“守護好平王府的風氣,自然是賈某義不容辭的責任!賈某隻要在平王府私塾待一日,就會管束王府子弟,不得沾染奢靡之風氣!”
金陵城的眾儒生們,紛紛叫好。
眾儒生們暢談一番,又開始喝起酒來。
賈生明裡暗裡,都在竭力的奉承董賢良,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夠舉薦他出仕。
擔任王府私塾的先生,終究非他畢生所願。
舉薦出仕,才是大道。
董賢良微微點頭。
機會當然有,但是這要拿下“中正制”才行,才有機會舉薦更多的儒生進入朝廷。
只是,他很頭疼。
就算中正製成功了,首任考官還要讓小昏侯來當。
這讓他,讓孔寒友,都有一種想要吐血的感覺。
算了!
不想這麼多了,今夜不醉不歸。
恩師晉升主相,董賢良終於見到了一片曙光,他有機會推動自己“獨尊儒術”的偉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