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府的藏書閣尚未完工,還沒開始大批次的藏書,無法爆產能。
不過,每張紙的成本不到十分之一文銅錢,利潤出奇的豐厚。這昏侯作坊早已經回本,而且非常非常的...掙錢。
一個月便是高達五六千兩銀子,年入六萬兩銀子,簡直就是一臺轟隆隆不眠不休的印鈔機。
若非這座造紙作坊,是平王府丹陽郡主名下的產業,沒人敢得罪平王李榮。
恐怕不知多少豪門大戶眼紅,會想盡手段,將造紙作坊佔為己有。
“孫老匠,造紙的產量太低了,把作坊邊上的百畝荒地全部買下來,把造紙作坊再擴建十倍!”
楚天秀尋思一下,說道。
日產十萬張,應該可以滿足很長一段時間的紙張需求了。
“一日產十...十萬張?”
孫老匠大吃一驚,嚥了一下口水,“小侯爺,提高產量能夠做到。可是,賣得出去嗎?”
暴增十倍的產量,他難以想象,誰買的了這麼多的紙張。
“賣紙你就無需操心了,幹好造紙的活就行。”
楚天秀笑了笑。
昏侯紙已經開始出現少量的滯銷,難以擴大銷路。
大幅擴大產能之後,他準備昏侯紙的價錢降下一些,降一半,甚至二三折都行,反正造紙的利潤空間非常大。
現在他就是吃獨家的造紙,吃的滿嘴的油,只賺不虧。
不過,他準備從賺造紙的錢,變成賺賣《石頭記》的錢。
“對了,孫老匠,你有沒有熟悉的木匠大師傅,會精細雕刻的那種!”
楚天秀問道。
“有,長樂街的箍桶巷裡,能工巧匠極多。小人認識城裡不少的匠人,幾十年的街坊鄰居老交情了,都是老實又本分的那種,知根知底,踏踏實實幹活。”
孫老匠連忙點頭,“小的立刻去找一位來?”
“行,找一位木匠大師傅,能帶徒弟、帶一群工人幹活的那種!要願意成為郡主名下食邑的匠人。”
楚天秀乾淨利落道。
...
不多久功夫。
孫老匠人帶著一名四五十餘歲的老木匠來了,帶一些文氣,滿手的粗糙老繭,也是本分的老實人。
“小的姓魯,魯老匠叩見侯爺。小人願意為小侯爺效力!”
那老匠人激動道。
有孫老匠人這個發家致富的榜樣在前面,金陵城裡的匠人們對成為小昏侯名下的工匠,非常熱衷。
魯老匠人自我介紹了一下。
這魯老匠人以前經常給大戶人家做木匠,在太師座椅、屏風上,雕刻各種畫、雕刻字,幹一些細緻的活。
最關鍵的是,他幹多了雕刻字的活,居然識很多字。雕刻出來的字跡,比之金陵儒生,也不逞多讓。
這在金陵城最底層的貧寒匠人裡面,是非常之罕見的。
但給大戶人家幹工匠,大多是短工,不太穩定,這活時有時無。有收入的時候,日子過的滋潤。沒有活幹的時候,收入往往很低。
匠人們最嚮往的,當然是有一份穩定的活,幹長工。
“行,就你了!我準備造一座印刷作坊,你來當坊主。”
楚天秀欣喜。
把這位魯老匠人招入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