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秀惱怒的拂袖出了丞相府。
陰沉著臉,面色如鐵。
以前,他這個金陵四大紈絝之首,不混朝堂,只跟著金陵城一群大小紈絝們鬧騰,把紈絝們都收拾的服帖。
朝廷派系跟他無關。
自然也必要理會朝廷的派系爭鬥。
如今他進了朝廷當了官,居然被三個大小派系的官員們,給聯手排擠在外面。
他堂堂小侯爺,在大楚官場上,居然成了孤家寡人!
你說這可恨不可恨!
王肅副相這個老狐狸,有意的“提點”他,也不是什麼好人。
這分明是想讓他小昏侯一怒之下,和御史大夫孔寒友對罵。
但三公之一,御史大夫不好惹。
在大楚朝廷,丞相府權力最大,太尉府次之,御史臺最次。
身為儒派領袖,御史大夫孔寒友掌管的御史臺,有十五名御史在皇宮裡,隨時可向皇帝稟報天下各方的動向。
御史臺還有三十名官員在辦公,負責監察天下百官。
上罵昏君,下責昏官。
監察行政、軍務、財政,糾察、彈劾官員。
分佈天下各郡的御史們,更是多不勝數,到處巡視,專門挑官員的各種毛病。
“御史,可風聞彈事!”
這是說,只要御史聽到了,不需要證據,他就能彈劾你。
別說官員的政績,連官員的“品性”都挑刺,找到由頭就能噴你。
要是抓到了鐵證如山的罪證,貪汙、受賄、徇私舞弊之類,直接下獄問罪。
那是大楚朝堂,戰鬥力最彪悍的一群官員。
御史有罵人的權力,罵了你也不承擔責任。
所以大楚官員,輕易不敢招惹御史。
惹上御史,絕不是什麼好事。
御史們從來不是單槍匹馬,他們能噴出一片唾沫海,活活把你淹死在海里。
王肅副相在他面前說這些,這不是有意讓他去鬥御史,當炮灰嗎?
門閥勳貴們為什麼能扛得住御史們的炮轟?
那是因為他們是一群更龐大的派系,門閥集團、勳貴集團。
以前他這個大紈絝小昏侯,無關朝堂的輕重,兩大派系的官員根本不去理他而已。並不是他能鬥得贏御史大夫。
楚天秀暗自尋思著。
不行啊。
一旦朝廷爆發爭鬥,他直接被大楚官場的兩大派系,給排擠成渣了。
哪怕他想投靠其中的一方派系,人家未必就願意容納。收了,可能把他當一個炮灰來用,就像王肅副相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