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
楚天秀上午去礦山,下召集眾鐵匠們準備大鍊鋼鐵,在外面跑了一天,晚上才回到縣衙歇息。
祖兒立刻給他沏茶,端上可口的豐盛飯菜。怕縣衙的廚子不行,連這廚子,都是從平王府那邊帶過來的。
李虞郡主關切的問道:“夫君,這丹陽縣的情況如何?”
比較是她的封地,總歸還是要過問一下。
楚天秀喝著茶水,道:“丹陽縣,守著一座金窩窩,卻吃著幹饃饃。丹陽縣不能這樣窮下去,得立刻抓緊,大幹特幹才行。”
“哦,這話怎麼說?銅礦很多嗎?”
李虞奇道。
“銅礦倒是不多,也就我們自己掙點銅錢花花。
真正的大富礦還是一座露天大鐵礦,把它開發出來。足夠全丹陽縣的百姓,吃個滿嘴流油,吃個幾百年了。”
楚天秀搖頭道:“但問題是,丹陽縣只有一座小鍊鐵作坊,才幾十名鐵匠,日產不過幾百斤生鐵,打造出來的低劣鐵器不過幾十件而已。
這縣裡的鍊鐵術太落後,打出來的鐵器也沒有往外地銷量,就在本縣賣給農戶。白白浪費了一座大鐵礦,全成了石頭疙瘩放在上山。
我這丹陽縣令,既然要讓全縣百姓富裕起來,自然要從這座鐵礦石下手。丹陽縣需大量的鐵匠,來大鍊鋼鐵。虞兒,你可知道哪裡有鐵匠?”
李虞尋思著說道:“朝廷有一大批精良的鐵匠,從全國各地徵召上來的,歸太尉府管轄排程,但只負責為朝廷大軍打造兵器軍備,不能私自調動。只能去外縣招募一些過來。夫君你準備怎麼做?”
“我打算在丹陽縣興建一座改進的大型鍊鋼廠,爭取招募到一千名鐵匠,大量生產鋼農具、各色鐵器。然後賣到大楚的各地去。”
楚天秀道。
“有鍊鋼術麼?”
李虞疑惑,不太懂。
楚天秀仔細跟她說了一番。
他弄的這一套新式鍊鋼法,看上去似乎很先進、很玄乎。
水利鼓風機,利用水利之後一臺便可以抵得上幾十個壯漢全力,風力大火力足,日夜不息。
這千錘百煉的“百鍊鋼”術,也是極其堅固和鋒利。
但其實,這些都是歷史上西漢和東漢鐵匠們發明的鍊鋼方法,發明了足足了有兩千年之久。
曾經的漢朝鍊鐵技術之高,其實強的令人難以置信。一個高爐群,可以多達二百多座高爐,一座高爐能一次出爐一噸的“炒鋼”,空前絕後的程度。
所以,這並不是什麼現代鍊鋼術。
楚天秀不過是提前了一二百年,把百鍊鋼拿出來而已。在丹陽縣城這個小地方,挖個土爐子連熟鐵,反覆的鍛造,便可以煉成。
把這套技術拿出來,大楚鐵匠們完全可以做到。
真正的問題其實只有一個——缺錢。
要建各種土高爐,招募大批鐵匠來鍊鐵,需要大筆的投資。
楚天秀準備自己領一個頭,先砸進一萬兩銀子去。
但其實這點錢很少。
要知道建一座造紙作坊都花了三千兩銀子,沈家更是花了萬兩銀子。更何況是大型鍊鐵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