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畔。
熱鬧的元宵燈會,最後的一道節目,便是放河燈。
眾多歡度元宵佳節的老百姓們,三三兩兩出來幽會情侶們,來到河邊。
將他們精心製作的燈盞,一艘巴掌大的小荷花燈船,放入河內。
許下願望,望著河燈,順流而下。
據說這美好的願望,一定會實現。
這十里秦淮河,宛若銀河一般被燈盞點亮了,蜿蜒流淌。
燈火闌珊處。
李虞郡主披著雪白的貂裘披風,煢煢孑立,站在河畔,粉雕玉琢的臉龐,不知在想什麼。
她身後,站著一些平王府的侍衛。
...
達海和尚穿著一身量身製作嶄新的金色袈裟,一手持金箔包裹著的法杖,一手持缽盂,腰間掛著木魚和菩提。
他滿面的欣喜和莊嚴,跟著平王府的侍衛,來到秦淮河邊。
小昏侯這個“恩主”,大方啊!
一出手就是一千兩銀子,帶他去了金陵城裡最大的衣鋪,把他這老和尚給打扮成了一尊“金佛”。
有小昏侯的財力支援,他在金陵城的處境大為改善。宣揚佛法,也將會容易一些。
在秦淮河邊,煙雨畫舫的附近,達海老和尚見到了李虞郡主。
“達海,見過郡主!”
達海合掌,恭敬道。
李虞郡主看了達海一眼,淡淡點頭。
人靠衣裝馬靠鞍。
達海和尚原先破破爛爛像乞丐一樣,沒有一個達官貴人願意搭理。換了一身,竟然顯得莊嚴神聖,儼然有世外高人的摸樣。
這副摸樣再去宣揚佛法,定然會有效果。
“你在金陵城裡待了十年,宣揚天竺佛法十年。
本郡主雖不知夫君為何看重於你,但他既然資助你宣講佛法,你定要有所回報。花在你身上的每一兩銀子,都要物有所值。”
李虞冷淡道。
要是不聽話,她可不管什麼佛不佛。
說完,她便沒有再多說什麼,冷冷的看著煙雨畫舫。
“阿彌陀佛!”
達海和尚連忙笑道:“小昏侯是我佛教的大恩人,貧僧定當竭力以報恩。”
這位丹陽郡主不懂佛法,只把佛教當成了有用便用,無用便棄的道具。他也不敢和郡主辯論,免得把她激怒。
還是小昏侯懂佛法。
他直接跟小昏侯談佛便好了。
...
煙雨畫舫。
楚天秀傾身而起,朝畫舫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