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畫舫三樓。
“咳~!”
項燕然有些失態的猛地嗆了一口酒,差點一口氣沒順上來,心頭惱火至極,滿臉臊紅。
吳王世子不知道他這皇帝就在畫舫,這番話說起來肆無忌憚。
一時,項燕然竟然不知到自己該說什麼。
他一直覺得,自己這皇帝就算不是英明神武,但也能做到明察秋毫。就算不是聖君,也算是一代明君,足以載入大楚史冊,被千古稱頌吧!
朝廷大臣們雖然對他偶有批評,但也都是說點小錯,沒人敢把他往昏君、庸君上去說。
結果呢!
可被這吳王世子項賢大嘴巴這麼一說,“外無戰功,內無治功”,這頂大帽子就扣上了。
怎麼搞得他好像是個尸位素餐的庸君一樣?!
過了今晚,滿金陵城的官員、百姓,都會用“庸君”一般的眼神看他。
可是。
仔細算一下這十多年的帳,好像又真是這麼一回事。
他年青氣盛的時候,去打匈奴沒打下來。還多虧平王出手救駕成功,否則自己成大楚第一被匈奴俘虜的皇帝了。
這些年,以黃老之術治國,與民生息...說白了,不就是朝廷啥大事都不幹麼!
以後這史書上,說不準還真會寫上一筆:“大楚皇帝項燕然,資質平平。在位十數載,外無戰功,內無治功。”
然後。
沒了!
因為史官也沒什麼好寫的,想替他吹噓,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吹。
項燕然想到這些,都要吐血了,心裡憋屈的很。
朕,這些年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夜不能寐,通宵達旦,除夕都在處理朝政。
元宵佳節,他還跑來青樓畫舫,偷聽眾諸侯王們、金陵勳貴們,都幹什麼,說些什麼。
到頭來,他這皇帝居然混了個這麼低的歷史評價。
氣人不!
崔皇后和楊貴妃臉色都是蒼白。
吳王世子這番話,打臉打在皇帝身上,也打在她們身上啊!
誰知道,史書會不會亂寫她們,說皇帝沉迷後宮,讓她們背上黑鍋。
皇帝“昏庸”,後宮背黑鍋。
這可不鮮見。
在座的謝胡雍主相、王肅副相,太尉李榮,御史大夫孔寒友,太常盧梓,郎中令崔浩然,廷尉鄭景榮...。
這些三公九卿大臣們,都聽的目瞪口呆。
他們也是頭一次聽到朝廷之外,諸侯之中,有如此“囂張”卻又刺耳的批評。
皇帝在位十餘年,居然無功!
他們這群輔政大臣們,也輔佐了十餘年。皇帝都沒功勞,他們臣子當然更沒有功勞!....
吳王世子,這就是指著他們的鼻子,罵他們朝廷大臣們是一群平庸之臣了。
被吳王世子這樣痛罵,真不是滋味。
但要不是吳王世子,也沒人敢這樣直白的罵皇帝,罵朝廷眾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