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兒驚奇,輕柔的聲音念道:
“小昏侯楚天秀流落長樂街,二枚銅板一杯寒酒,贈鴻門客棧:《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左右兩塊匾牌,各一行詩。
楚天秀筆鋒一收,寫完。
鴻門客棧大廳內,眾舉子、儒生們在周圍,圍了個水洩不通,瞠目結舌,一片死寂。
這不是詩。
也不是賦。
而是一種從未見過的新文體。
這新文體並非胡編亂造,明顯極有韻律。
這種韻律,前所未見,不斷的疊加氣勢,衝擊力出奇的強大。
光是開頭那一句。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便透過反覆的疊字,瞬間將所有人帶到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淒涼境地中,感覺遍體生寒。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這分明是小昏侯,在寒冷街頭、在暖和的客棧之間徘徊,焦慮到了極點,無法得到片刻歇息的寫照。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小昏侯在鴻門客棧,想要喝杯寒酒來暖身,可是卻深陷被貶為上門贅婿的絕地,在眾儒生們鬨笑的恥辱中跑出客棧,再度陷入寒風刺骨。
這是何等的淒涼。
此句僅見“淡酒”,未見“愁”字,卻用“怎敵他晚來風急”將“愁意”展現的淋漓盡致。
不論是對當時場景的貼切描述,還是所展現的意境,簡直字字如刀,句句泣血。
最後,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收尾。
通篇上下,字字灌注著小昏侯的血淚控訴,痛徹心扉。
“姑爺~!”
祖兒念著念著,鼻尖一股酸意,便哇的一下哭了。
她從來沒想過,冬至那一夜,流落街頭在客棧討杯酒,對姑爺的傷害,是如此之深。
原來姑爺心頭是這般的痛苦,卻沒一人可以傾訴。
直到今天,她才知道姑爺心頭曾經這般的痛苦。
謝靈雲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呆呆的跌坐在長凳上。
他跟小昏侯鬥詩,是臨時起意,小昏侯事先不可能有任何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