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炫耀的資本啊!
...
這日,平王李榮正在府中歇假,見一群群的年青儒生、士子們,在李氏子弟的陪同下,在王府裡進進出出,竟有絡繹不絕之勢。
他驚詫之餘,不由大慰。
“本王在平王府建私塾,供我金陵李氏眾子弟讀書,請賈老先生在私塾苦心教授長達二十年之久。
今日終於得見,金陵城的文人士子們爭相來我平王府拜訪,和我李氏子弟討教文學。可見我平王府的文風大盛,不同往昔了。
我平王府不僅武風鼎盛,更兼有文脈氣象,大幸之事啊!”
李榮站在王府堂前,見到遠處往來的儒生士子們,不時朝他恭敬的鞠躬行禮,心中感慨。
不過,讓他略為疑惑的是。
這些士子、儒生們要告辭離去之前,似乎都有些肚子不適,都往偏僻的小竹林方向的茅房去了。
莫非,是王府上招待客人的茶水有問題,讓這些文人才子們都鬧肚子?
李榮皺眉。
這可不行。
眾青年儒生士子前來王府拜訪,和李氏子弟切磋文學,乃是大好事。因為茶水把好事變成壞事,豈不是成了平王府的大笑話?
李榮立刻遣人叫來錢大總管,面色嚴肅的過問平王府的井水可有問題,可有異味,為何這麼多儒生士子們在王府鬧肚子?
“王爺...這...跟井水無關啊!”
錢大總管頓時驚嚇的一副面色豬肝,一副唯唯諾諾,不知該如何向王爺解釋這件事情。
“怎麼,有何事藏著掖著,本王不知道?”
“王爺,他們...其實是為昏侯紙而來。”
“昏侯紙,是何物?”
李榮疑惑。
“王爺忙著朝廷要務,極少在府中,有所不知。姑爺上門之後,找郡主要了幾千兩銀子去造了一種新紙,此紙質地頗佳,適合書寫,取名為昏侯紙。
但姑爺也不賣紙,只是命人將昏侯紙放在小竹林的茅房當拭穢的紙具,隨意取用,一文不花。
金陵城的儒生士子們風聞昏侯紙質地極佳,可以製作成輕便的書籍。一個個求紙心切,想要一睹真容。
儒生、士子們前來平王府偷紙,已經成金陵城...一時風潮!”
錢大總管面色發苦,一五一十的稟報。
小昏侯雖曾經明令,“許用不許偷”,甚至派了三個僕人守住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