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肅穆的會議室裡,市委書記韓獻忠正在慷慨激昂的講話。
今天是二月的第一天,也是新年上班之後的第二天。
黃海市委召開了農曆年之後的第一次常委會(擴大)。
今天這個會議,參加的除了各個市委常委,還有三名非常委列席。
這三人分別是:市人大常務副主任卞強軍,以及市政協主.席瞿中軍。
最後一個列席的,是膠南市委書記江雲皓。
第一次參加黃海市委常委會,江雲皓並沒有絲毫緊張的情緒。
別人從他臉上看到的,只有冷靜、從容。
坐在韓獻忠左側的位置,周靜芳的目光從江雲皓臉上一掃而過,心中不禁為之一笑。
江雲皓就是江雲皓,從不會讓人失望。
江雲皓並不知道靜芳市長在觀察自己,但其他常委時不時的矚目,他是能感覺到的。
黃海市委常委會,目前是十二人。
除了市委書記韓獻忠、市長周靜芳之外,李嘉軒兼任了專職副書記和組織部長。
另外幾人,分別是紀委書記王忠發、政法委書記馬鳳山、宣傳部長鬍金貴、常務副市長原登州市市長譚樹良、統戰部長葉明凱、副市長許安平、黃海市軍分割槽政委肖進、市南區區委書記馬學斌、市委秘書長樓中鋒。
通常來說,市委常委會的成員數量,都是維持單數。
畢竟,這樣更符合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像黃海市,之前的常委數量一直是十三人。
但自從那場風波之後,這十二人的組合卻一直沒有變。
尤其是李嘉軒這個副書記,兼任組織部長已經近一年時間了,這多少有些不合常理。
敬陪末座的江雲皓,認真聆聽韓書記的陳詞,並不為周圍的情況所動。
“今天的常委會,主要討論的議題是經濟工作。”
韓獻忠轉頭看向周靜芳,“靜芳市長,大家估計也都拿到去年的經濟資料了。不過,還是請你再給大家詳細說說。”
“好的,韓書記~”
周靜芳微微頷首,拿出面前的報告,一五一十地做起了陳述。
和膠南市一樣,黃海市去年的經濟增速,同樣超出了預期。
GDP總量突破了6000億大關不說,增速更是達到了10%。
這個成績,在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中,可以排到前三位。
在五個計劃單列市中,更是能排到第一。
在省內,黃海市更是將省會泉城市遠遠甩在了身後。
不僅是總量上,增速上也比泉城市快了兩點幾個百分點。
關鍵是,黃海市去年上半年的增速,其實是不如泉城市的。
然而到了下半年,隨著膠南市的異軍突起,黃海市後來居上,實現了對泉城市的反超。
如此出色的成績,讓黃海市在省內又一次成為眾矢之的。
不光,黃海市的幹部,對這一切也都習慣了。
對於韓獻忠來說,黃海市過去這一年“過山車”一般的成績,讓他實在是驚喜不已。
如今的省會泉城市,一直是邱省長的自留地。
泉城市的各項經濟方針,幾乎都是省政府給定下來的調子。
而省城的幹部,也都是唯省長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