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我們經開區這邊,目前已形成以中集研發製造、鞋業服裝、裝備製造和生物製藥、新能源新材料、機械電子為特色的六大現代產業基地。綜合評定方面,我們也已經連續三年拿到了全省綜合考評第一的位次……”
辦公室裡,李莉向江雲皓陳述道,“我和超群副書記、啟軍副主任探討工作的時候,都覺得咱們經開區還有很大的潛力沒有挖出來。但具體該如何去挖這個潛力,我們三人討論了半天,都沒說出個所以然。”
聽到這裡,江雲皓就是一哂:“所以,你就將這個難題拿來為難我這個市委書記?”
“不是的,書記~”
李莉連忙解釋道,“我是真的想聽聽你的意見,開拓一下思路。超群副書記、啟軍副主任也是同樣的看法。”
見李莉如此認真,江雲皓也不再調侃她。
其實,關於膠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江雲皓剛來的時候就有所關注了。
畢竟,這個經開區可是貢獻了全市四分之一的GDP。
關鍵是,經開區的人口數量很少,人均GDP非常高。
加上又背靠膠州國際陸港這樣的大港,發展潛力確實非常大。
然而經開區畢竟已經開發得比較成熟,江雲皓過來之後,並沒有想第一時間去發展它。
不過今天李莉主動提及,那就不一樣了。
自己對於膠南市未來發展的一些暢想,也可以和李莉提一提了。
“看來,你和超群同志、啟軍同志還是很有憂患意識。”
江雲皓誇讚了一句,接著道,“經開區的發展,確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方面,我和你們的看法一致。”
聽到這裡,李莉頓時眼睛就亮了。
江書記是什麼人,她是最清楚的。
這位向來都是言之有物,不會說任何廢話。
江書記既然認同自己的觀點,那就是說經開區真的有很大發展契機。
“經開區背靠港口,物流業非常發達。”
江雲皓言道,“只要等物流園專案開發成功,然後將其融入經開區的經濟體系,那將是一個嶄新的局面。”
聽到這裡,李莉噝了一聲吸了口涼氣。
對啊,物流園專案,自己差點把這個給忘了!
今天之前,李莉一直覺著,江書記力推物流園專案,是為“數字經濟文創園”服務來著。
畢竟文創園那邊小微企業眾多,又都是傳媒企業。
他們直播帶貨的能力,絕對是非同小可。
物流園建成之後,對文創園的發展有著非常大的補充作用。
然而這會兒聽了江書記一番話,他對物流園的執著,目的可不僅限於此。
李莉驚訝不已的時候,江雲皓的陳述還在繼續。
“鞋業服裝,這類製造業對物流的要求很高。物流園建成之後,剛好可以滿足需求。”
江雲皓伸出兩根手指,接著說道,“另外,機械製造這一塊,也同樣是經開區的強項。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寧臺市中寧SK新能源科技研發公司,以及JL汽車製造公司,有很多配套廠就在咱們經開區吧?”
聽到這裡,李莉對江雲皓已經是徹底服了。
確實如他所說,寧臺市高新區那邊的很多製造企業,下游的配套廠都在黃海。
確切的說,都在膠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