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師弟,你如今已經在你們寧臺市高新區任職一年了吧?關於黎城市的發展,你覺得他們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嗎?”
屋子裡,張志鵬若無其事地問了一句。
師兄的這個問題,江雲皓實在不太好回答。
認真琢磨了一會兒,他這才開了聲。
“師兄,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已經不在那個位子上,很難給出公允的判斷,只能大概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停頓片刻,江雲皓接著道,“黎城市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礦產資源發達,但工業基礎較差。之前我在的時候,對礦山的安全抓的比較緊。兩年時間,黎城市的資源產業發展有些停滯。”
“但其實從儲藏量上來看,黎城市還是左近數一數二的資源縣市。”
聽到這裡,張志鵬就點頭道:“你的想法我知道了,你是覺得黎城市可以繼續挖掘礦產資源,走資源產業的道路。”
“嗯,差不多吧。”
江雲皓應道,“結合本地的礦產資源,走重工業的路,比如挖掘機生產之類,或許是黎城市最好的發展方向。比起空中樓閣似的搞其他工業,這條路要好走得多……”
“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路了?”
張志鵬好奇道。
“還有一條路,就是繼續深挖黎城市的旅遊潛力,大力發展房地產業,真正將黎城市搞成一個花園城市、海濱城市。”
“哦,你仔細說說!”
張志鵬聞言,頓時來了精神。
江雲皓不緊不慢地將自己的想法娓娓道來。
最後他說道:“黎城市有山有水,有河又靠海,旅遊資源其實還有很多東西可挖。主題旅遊度假村,都能想出好幾個。結合這些旅遊景點,立項幾個重點房地產專案,很快就能收到不一樣的效果。”
“我們黎城市的生活成本,其實相對還是比較低的。一旦市裡的旅遊產業如火如荼、房地產業又搞起來了,能吸引很多黃海市的居民來買房、做生意……”
聽著江雲皓的侃侃而談,張志鵬的眼睛越來越亮。
雖然江雲皓這會兒是紙上談兵,他說的東西也未必就都是對的。
但是以張志鵬的經驗來看,至少他的規劃很有可行性。
尤其是江雲皓對房地產行業的看好,更是讓他有一種遇到了知己的感覺。
等江雲皓說完之後,張志鵬不動聲色地開聲道:“小師弟說這些,確實很有可行性啊。可惜,你已經離開了,否則黎城市在你手中還真有可能繼續輝煌下去。”
這話江雲皓沒有去接,有些接不住。
其實對於黎城市的發展,江雲皓心中有一個大概的分析和推測。
即便是自己繼續擔任一把.手,黎城市的高速發展,也最多持續一兩年。
增速漸漸回落,是必然的。
但比之現在,那肯定是要強得多。
甚至將錢如海調走,換成許國宏、龔小琴搭班子,情況也比現在要強不少。
但沒辦法,政治就是這樣。
很多時候,事情不可能按照你個人最好的預想來發展。
尤其是幹部的任免,牽涉到了方方面面。
別說是江雲皓了,就是市委李書記,也不可能做到事事順從自己的意志。
江雲皓正暗自嘆息的時候,張志鵬突兀地問了一句。
“關於發改委,小師弟你知道多少?”
“呃~”
江雲皓沒想到這位師兄的思維如此跳脫,一時間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