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過後,省裡和市裡立刻開始了去年全年的各項資料統計工作。
資料統計,肯定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這頓時間,各地級市的頭頭腦腦都在翹首以盼,想知道最終的結果。
資料出爐之前,大家一致看好的不是明星城市黃海市,而是省會泉城市。
邱省長上任之後,就提出了“強省會戰略”的口號。
在他的努力之下,一批有影響力的國企,也紛紛在泉城市投資建廠。
即便沒有建廠的,也大多在泉城市開設了分部。
根據有關經濟專家的推測,泉城市去年的GDP增長速度,肯定能超過6%。
比之前兩年,會有一個明顯提高。
如果能再衝一衝,達到7%的話,那就基本達到了全國平均水平。
對於泉城市這樣體量較大的城市而言,這樣的GDP增速已經非常不錯。
同樣的道理,黃海市去年一年也經歷了不少的風波。
尤其是鼎盛集團走私案的那場地震,更是對黃海市影響極大。
再加上遠離省城的緣故,省裡即便想要給與支援,也很難支援得到。
所以黃海市今年GDP的增速,大家的看法都是不樂觀的。
至於說省內第二經濟大市——寧臺市,坊間的看法呈現了兩極分化的局面。
一方面,悲觀人覺得,寧臺市同樣是鼎盛集團這艘經濟鉅艦“沉船”的受害者。
甚至某種程度上,寧臺市比黃海市受到的影響還要大。
這種情況,寧臺市繼續保持前兩年將近15%的高增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
能守住10%這個位置,就已經是相當不容易。
另一方面,又有不少人對寧臺市去年一年的經濟資料持樂觀態度。
這部分人,大抵是對寧臺市情況十分了解的。
他們的理由,也同樣很充分。
別的不說,光是高新區去年上半年的高速增長,就足以抵消“鼎盛集團”的所有負面影響。
要知道,高新區前年總的GDP只有380億。
而去年上半年,它就完成了差不多260億,同比增長超過50%。
這樣一個資料,用駭人聽聞來形容都不為過。
因為按正常經濟規律,高新區去年已經經歷過一年的高速增長。
這第二年增速放緩,應該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