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家“Supe
”公司,可是誠意滿滿。
沒看到人家連總部都要搬過來嗎?
只是,正因為對方誠意太“足”了,江雲皓反而生出了疑惑。
因為新能源擁有極高的戰略價值,國家對這個行業的支援是非常足的。
不光是政策的扶持,每年國家財政上還會拿出大量資金,對相關企業進行補貼。
高額的補貼存在,使得一些人就動了心思。
尤其是一些資質不夠的企業,更是打著新能源汽車組裝的幌子,想從中分一杯羹。
正常來說,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要想拿到補貼,應該是工廠把車造出來,然後透過各種途徑銷售給使用者。
使用者填寫各種資料,取得牌照,拿到行駛證,車輛銷售出去了,達到了國家想促進電動車普及的目的,然後國家給予工廠補貼,促進新能源車企快速發展。
但是一些急功近利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卻不這麼想。
生產出來一輛車,再賣出去,對他們來說中間的週期太長了。
而且銷售、售後成本都是降不下來的。
於是他們就想到了歪主意:直接偽造一些客戶資訊,車還沒有造出來,就已經能拿到汽車牌照和汽車行駛證了。
有了這些資料,就可以申請國家補貼了,這樣來錢不是更快嘛。
劉根榮介紹的這家“Supe
”公司,無疑就有這樣的嫌疑。
不過,這些畢竟只是自己的懷疑。
直接說出來的話,未免打擊了老劉的積極性。
目光轉向一旁正襟危坐,默默聆聽的賀延菲,江雲皓就笑著開聲了。
“延菲主任,你的看法呢?”
賀延菲剛剛在聽劉根榮陳述的時候,其實心中是有些不以為然的。
她是京城人,又一直在國家部委工作。
而京城,又是全國最大的科技研發中心。
對新能源這東西,賀延菲的瞭解比劉根榮要多不少。
事實上,當初陪著劉根榮接待“Supe
”公司那兩個老總的時候,賀延菲就產生了懷疑。
只是她在管委會里排名靠後,又是主動提出跟著劉根榮去見識的,當然不好多說什麼。
這會兒聽劉根榮又興致勃勃地給江雲皓介紹,賀延菲自然打不起精神。
她倒不覺得江雲皓有什麼問題,畢竟他沒有親歷這件事情,也沒有和那兩個公司負責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