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社群,因為都坐落在寧臺市區的老工業區,下面還是有幾個廠子的。”
李莉繼續介紹道,“不過,這幾個廠子都是比較老的,雖然還在經營,但狀況都不算好……”
聽著李莉的介紹,江雲皓輕輕點頭。
城北社群這幾個社群,確實有幾個老廠。
因為沒有搬遷的經濟條件,它們只能選擇繼續在原地艱難經營。
這些廠子,基本都屬於機械行業,和新能源產業勉強能扯上點關係,但關係都不大。
對它們,江雲皓暫時不打算動。
於是江雲皓擺了擺手,開聲道:“嗯,三個社群就先放一放。目前我們高新區的主要工作重心,還是要放在白馬鄉、橋頭鄉這兩個鄉鎮上。”
“是啊,書記說的是~”
李莉連連應和不已。
她前兩天搞這個調研的時候,就曾經設想過。
以自己對江書記的瞭解,李莉相信,高新區成立之後,一定會拿出一個大手筆。
這個“大手筆”的投資,肯定會以工廠的形式落戶下來。
工廠建在哪兒,就顯得格外重要。
“對了,春雷那邊,招商引資有什麼眉目沒有?”
朱春雷是和李莉一起從黎城縣調過來的。
二人之前在縣委常委會上雖說有一些摩擦,但很快就都放下了。
尤其是得知自己二人都會跟著江書記來高新區打拼之後,二人的關係自然是又親近了幾分。
和李莉一樣,分管經濟和招商引資等工作的朱春雷,同樣有“做功課”。
“春雷縣長~呃,現在應該叫春雷主任了。”
李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春雷主任昨天還和我提了一嘴,說是準備去江南省、浙東省考察一下那邊的新能源企業,看能不能有所收穫。”
聽到這裡,江雲皓釋然地點了點頭。
確實如自己觀察的那樣,朱春雷這個人是懂經濟、懂工業的。
江南省、浙東省作為國內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他們或許缺乏大型國企。
但在民營經濟上,這兩個省份卻是獨樹一幟的。
新能源這種新鮮事物,也是在這兩個省發展最好。
尤其是浙東省,更是有數家國內知名的新能源企業。
朱春雷想去那邊看一看,瞭解一下情況,確實是不錯的主意。
“嗯,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是好事兒。”
江雲皓點點頭,“另外,省內像泉城市、黃海市,也都可以去。這兩地,也有不少值得期待的企業。只要談得好,說不定就能說動人家投資建廠。”
“是~”
李莉聞言,立刻想到了重騎集團。
重騎集團,之前在黎城縣投資建廠,就是主打電動車。
當然了,他們這個廠主要生產的是電動腳踏車,並沒有涉及到新能源這一塊。
至於新能源汽車,重騎集團暫時應該不會去想。
對了,上次好像聽江書記和重騎集團劉恆董事長提了一嘴,說是什麼全地形車來著。
全地形車,應該和汽車差不多吧?
想到這裡,李莉倒是對重騎集團多了一絲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