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初八,下午,山東兗州府曲阜縣,孔府沂水別院南門之外。孔聖人第67代嫡孫,當今衍聖公孔毓圻正袍褂俱全,戰戰兢兢,立在路旁。身後還簇擁著一群孔府家臣和山東地方上的大員,人人愁眉不展。
500孔府家丁和500康王府護衛,都披掛整齊,列陣在官道兩邊,面對面站著,在靜靜等候。道路兩旁,距離孔府別院南門稍遠,就是五步一崗,十步一哨,都是穿著行褂,揹著火繩槍,挎著腰刀,戴著頂子暖帽的清兵。在離官道稍遠一點的地方,還有一些看起來相當精悍的騎兵,四下護衛,有揹著火槍的,也有手持長槍的,全都挺胸凸肚,四下張望。
這個景象,已經夠得上戒備森嚴,密不透風了,但是在場每個人臉上的表情,卻沒有一點鎮定自若,而是自孔聖公以降,人人心神不寧。
孔府家丁和康府護衛,雖然穿衣打扮都差不多,也都是身材長大的漢子,但是現在面對面站著,看向對面的眼神,都相當之冷淡,甚至還有一些陰沉。
孔府家丁都是一水的山東人,世世代代都託庇於孔府,其中不少人也姓孔,最懂孔家的牆頭草法則了康熙既然在鄒縣敗了,那曲阜孔家根據祖宗之法,理所當然要倒向大明,所以統治泰安府的康王傑書就是孔府和名教之敵!
而康王府的護衛都是從北京或遼東跑到山東來的外來戶,他們就是來壓迫山東人的!要不然小小的一個泰安府,怎麼養得起兩萬大軍?而且泰安府城和濟寧州的康王府還那麼豪奢?一磚一木,都是山東的民脂民膏.其中一部分還是取自孔家設在泰安的田莊。
這些田莊的租子,本該是由孔家的家丁幫忙吃的,現在全都歸了康王府的奴才這事兒,九泉之下的孔子一定也已經怒了!
搶孔府的家丁的糧這他媽就是“反儒反孔”啊!
而康王府的人看孔家的人也不順眼。曲阜孔家,老投降家了!誰來投降誰的主兒!現在皇上在鄒縣吃了敗仗,說是損兵三萬.根據以往慣例,三萬乘以二就差不多是實際損失了。那可就是六萬了!
這場鄒縣之戰哪怕從越過沂河進軍鄒縣開始算,也才幾天時間。幾天時間損失六萬.這皇上用兵的手藝咋就練不出來呢?唉,鄒縣之戰打成這個德行,接下去曲阜一準得丟!
曲阜一丟,孔家百分之百投降大明!
到時候孔家不僅會為明所用,成為大明籠絡北方漢人豪強的工具,而且孔家多年的積蓄,特別是存糧,都會被大明所用.還不如趁現在,把曲阜孔家給查抄了!
聽說孔家富比帝王,家裡頭的存銀多得數都數不過來!
而且歷代聖公帶到棺材裡的陪葬品也都價值連城.這個孔府的“鬥”,無論如何都要倒一倒的!
孔聖公本人的心緒當然是最不寧的。他家雖然是“老投降家”了,還有祖傳的“投降秘籍”和“保家秘籍”,但這次的情況卻是從來都沒有遇到過的。
在以往的投降事件中,孔家從來都是遠遠看著天下逐鹿的大戲,誰贏給誰磕頭,誰上臺就為誰站臺。但孔家自己從來都沒在爭霸的舞臺中心出現過。但這一次,孔家居然站在了舞臺的中心雖然不是唱主角的,但也是個大龍套。而且還牽涉進一樁弒君謀反的大逆案!
雖然孔聖公很不願意摻和,還把鍋甩給了尚淑英.但是尚淑英萬一把事情搞砸了,孔家能脫得了干係?她要被人逮著了,嚴刑拷打之下,還不得把孔家供出去?
可是要讓孔聖公出賣尚淑英自保,他也不敢啊!
賣“狗”還得看主人!
尚淑英是李中山的“狗”.孔聖公敢把她賣了,回頭李中山來了曲阜,送他這個孔聖公下去見祖宗,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兒?
殺了孔聖公還有後來“公”!換個新聖公上來,照樣會替李大將軍歌功頌德,哪怕大將軍想當皇上,也是會帶頭勸進的。
所以孔聖公現在正有一種走著麻繩過萬丈深淵的感覺,一個不留神,跌下去就變成“先公”了!
看著聖公憂心忡忡的樣子,山東的提督軍門孫思克走到了孔毓圻的身邊,嗯咳了一聲。
孔聖公回頭一瞧,發現是山東地面上的第二號朝廷大員來了,趕忙低聲問道:“孫軍門,您有什麼吩咐嗎?”
孫思克雖然是個漢軍,歷史上也給歸在河西四漢將裡面,但他和張勇、趙良棟、王進寶不一樣,那三位的“奴輩淺薄”,都是大清入關後才投韃的,而他孫思克可是個光榮的“奴二代”,是大漢奸孫得功的兒子,那可是老漢軍正白旗的奴才!他最看不起的就是張勇、趙良棟、王進寶這號奴中晚輩了。哦,當然也包括當今皇后楊小彌和朝鮮監國的楊起隆二人了。
這二位都不能算真正的八旗子弟楊小彌是冒籍入裕王府的,裕王倒臺後,她應該發內管領為奴。可康熙居然直接迎娶她當皇后!
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而孫思克這個“奴才”向來有個“喜怒形於色”的毛病,所以很不討人喜歡,在歷史上雖然對大清勞苦功高,卻連一個男爵都封不上——後來還是乾隆看他可憐,人家都不是貳臣,還立了那麼多功,怎麼就混不上個爵爺?所以就給他追封了一個一等男爵。
這一回,他的毛病也沒改,楊皇后一開始就把他當成候補心腹來發展的,可他偏偏一副瞧不上皇后娘娘的姿態。以至於楊皇后都懷疑他是不是有龍陽之癖了?楊皇后的身子長開了後就特別有男人緣,很少遇到過孫思克這樣的。
所以楊皇后也沒往心裡去.大清朝也不禁這個,所以就給了他一個沒有幾兵可以督的山東提督,打發到諸侯林立的山東做官了——山東提督說是提督,但是因為山東的地盤幾乎都分給大大小小的諸侯了,由朝廷直轄的地盤只有山東首府濟南府的首縣歷城,還有同屬濟南府的齊河、禹城、平原、德州,總共一個屬州和四個縣。
這點地盤就由山東巡撫、山東布政使、山東按察使、山東提督軍門、濟南知府這些人共管雖然地盤少,麻煩多(得在一群惹不起的諸侯之間維持),沒有錢,但是孫思克還是努力維持了1000人提標,而且還沒有熄了效忠大清的心思,這回康熙南征的時候,他還帶著提標到濟寧州聽用。
不過康熙壓根看不上他的1000提標手都是些過了時武器,不少人居然還揹著弓箭,簡直搞笑。但是康熙也沒讓他回濟南,那樣太打擊人家積極性了,而是把他派到曲阜駐守。
所以孫思克就進忠無門,因禍得福了——要不然現在很可能已經下去見孫得功了。
而孫思克到了曲阜後,積極性還挺高的,一直都盡心盡力在保護孔聖公。現在看見孔聖公心緒不寧,就主動上來開解他了:“聖公,您就放心吧,雖然皇上在鄒縣受了小小的挫折,但元氣還在,曲阜這邊又有堅城可守.明軍敢來,本官就和聖公您一起守城,縱然明軍有十萬之眾,也休想拿下曲阜堅城!況且明軍糧道以斷,咱們只要在曲阜堅城個十天八天,他們就該糧盡而退了。”
孔聖公噓了一口氣,心說:你個孫軍門知道個屁.根據本聖公從明軍講武堂的教材上學來的‘平行壕攻城法’,曲阜最多就守一個月!而且明軍也不會斷糧,因為本聖公為了表示投降的誠意,已經派人把尼山上一座存有二十萬石小麥和十萬捆乾草的糧倉位置告訴李大將軍了!光是這二十萬石小麥至少可以供李大將軍的八十萬大軍吃上三十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