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三十四章

因為容翔這個大兒子比較木訥,大長公主和容栩將軍對他的要求都不高,只求他這一輩子平平安安,能夠保住自己手中的產業,做一輩子的富貴閒人。

原本容翔除了文不成武不就以外,也沒有其他毛病,一直都按照大長公主和容栩將軍所期許地那般長大。只是後來大長公主怕他守不住容家的家業,便給他娶了一個厲害點的媳婦兒楊氏。

楊氏未出閣的時候名聲還不錯,大家只說她做事爽利為人爽直也頗有手段。大長公主當時聽了這些就對楊氏很滿意,覺得這是很適合他們容家的兒媳婦。

當然了,事關他們兒子一輩子的幸福,大長公主和容栩將軍也不會這樣草率的就給他們許婚了,而是經過多方打探的。

當時打探出來的結果並沒有什麼問題,人人都說楊氏很好,大長公主雖然覺得這個女人看起來過於精明瞭,可是她在孃家也沒有做過什麼過分的事情,不精明的女人也無法守住這偌大的家業,因此最後大長公主就將楊氏取回來給容翔做媳婦了。

起初楊氏的表現也很不錯,就是世家大兒媳的標杆,大長公主對她很滿意。然而這一切卻在容栩死後都變了。

容栩死於第一次政、變,那個時候大長公主要扶持她的親弟弟先皇上位,容栩與她天然一派,自然是要幫他們姐弟的。最後先皇上位了,代價卻是容栩徹底沒了。大長公主當時就已經很痛苦了,含淚將容栩的爵位給了小兒子容翊繼承。

楊氏就是在這個時候翻臉的。

原本誰都以為容翊繼承爵位是大家預設的事情,但誰也沒想到楊氏居然會在那個時候提出異議。

楊氏當時說了,爵位就應該由長房嫡子繼承的,她夫君容翔是長子也是嫡子,由他來繼承父親的爵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誰都不該反對。哪怕容翔根本不是那塊料,可誰又知道她的兒子不是那塊料呢?

當時楊氏跟容翔的兒子才三歲,根本就看不出是哪塊料。而且容栩在世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容栩一向說一不二的關係,楊氏沒敢提出自己的不滿。可容栩一死,大長公主也憔悴了許多,楊氏膽子就變得大了起來,什麼話都敢往外倒。

當時大長公主就被氣得不行,連夜搬進了長公主府,還讓容翔好好想想,他是要聽自己媳婦的話,還是要聽自己老孃的話。

可容翔是個耳根子的話,老孃再耳提面命,也比不過天天能在他身邊吹枕頭風的媳婦啊!他聽了楊氏的話,開始對大長公主和容栩將軍不滿,只覺得爹孃偏心,居然把爵位留給了小兒子。他覺得楊氏說的很有道理,他雖然不是那塊料,可誰知道他的兒子是不是那塊料呢?

那個時候容翊才十五歲,他並不覺得自己有能力能夠在十五歲的時候就當上護國大將軍,雖然大哥當護國大將軍聽起來更好笑,但他笑不出來,他當時剛剛失去自己的父親還很痛苦,他覺得這世上除了他爹,誰也配不上護國大將軍這個名頭。

最後容翊跟先皇請辭,不僅說自己不會繼承護國大將軍的職位,還主動請求駐守邊疆,沒等大長公主同意,容翊就直接離開了京城這個傷心地。

當時先皇也是沒有辦法,他皇位還沒坐穩,就有外敵來犯,容翊十二歲就跟著父親上戰場了,他要求繼續從他的七品五官做起,先皇身邊沒有得用的人,只好將希望寄託在這個親外甥上,忍痛送他去了邊境。

容翊去邊境除了要守好大夏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家和萬事興,他覺得只要自己不繼承爵位,遠離京城的紛爭,那大哥跟母親的關係就能夠緩和起來了。

可惜他想錯了,他這樣做並沒能讓容翔跟大長公主的關係緩和起來,反而令他們母子更加離心了。

這當然還是楊氏的錯。

容翊一走,大長公主就覺得小兒子這樣都是被楊氏逼的。大長公主覺得既然小兒子不肯繼承這個爵位,大兒子又不是這塊料,那就乾脆讓皇帝收回爵位好了。他們容家後繼無人了,難道這個職位就可以隨便給人糟蹋了嗎?護國大將軍是多重要的位置?總要有人擔著才行,於是大長公主直接請求先皇把這個爵位收回去。起點中文

楊氏當時早已將護國大將軍的爵位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以後,楊氏氣個半死,越發用力地挑撥大長公主和容翔的母子關係。

對於大長公主讓先皇將爵位回收的事情,容翔一開始就是失望的,但他也知道自己能力不足,母親站在國家和百姓的角度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外人都在稱讚長公主大義。可被楊氏一挑撥,容翔就覺得這一切都是因為母親只寵愛小兒子完全不會為他著想,於是他弟弟不要的東西,他母親寧願扔掉都不給他。

楊氏天天在容翔的耳邊嘮叨這樣的話,將容翔從一個木訥的人變成了一個憤世嫉俗的人。大長公主又是疲憊又是失望,乾脆就不再管容翔的事情了。

第二次政、變就是先皇要傳位給當今,可汝陽王一家卻要逼宮奪位的事了。

當今在繼位之前,還真的被汝陽王的人弄失蹤了,而這其中容翔居然也摻了一腳。容家一向都是保皇派,大長公主與先皇更是感情深厚,容翔做出這樣的事情差點將大長公主活活氣死。

這一切依然是楊氏挑撥的,楊氏跟容翔說,大長公主和先皇關係好,因此先皇在位的時候,容翔就一直得不到重要。這並不是因為容翔能力不好,這朝中有多少能力好的人呢?很多廢物都能靠著祖上蒙陰在朝堂裡佔一席之地,憑什麼他容翔就不可以呢?這都是因為大長公主不喜歡他並且在先皇面前上眼藥的緣故。

而先皇那麼多兒子裡,就數當今跟大長公主的關係最好了,如果當今上位的話,那容翔只能繼續這樣碌碌無為,只有跟大長公主最不對付的汝陽王上位了,他才有希望得到重用。

容翔太想證明自己了,因此就聽了楊氏的意見跟著汝陽王混了。

當今失蹤的那段時間,汝陽王以為是自己的刺殺成功了,還不等找到當今的屍體,汝陽王就迫不及待地坐上了龍椅。然而他稱帝后的第一件事情不是重用容翔,而是將容翔一家都打入天牢。

容翔和楊氏當時都懵了,這和說好的不一樣啊!

後來汝陽王才告訴他們原因,汝陽王覺得,大長公主做的決定從來就沒有錯的,護國大將軍的爵位原本就更適合容翊。只是容翊當時年紀還小,或許會有人不服,但只要再等三年,容翊就可以讓所有人都閉嘴。可如果讓容翔接任呢?容翔不僅不能讓人閉嘴,還得被幾十萬將士的唾沫活活淹死。

結果他們夫妻倆都是蠢貨,連這都想不明白,還敢跟大長公主鬧,大長公主不可能讓容家的名聲毀在楊氏和容翔的手裡,只能忍痛讓出了爵位。

還有造反這事,其實先皇也好,當今也好,都十分尊敬愛護大長公主,因此容翔只要不犯大錯,他們父子二人在位,容翔就能夠一輩子平安富貴。可容翔居然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不信任自己的親舅舅和親外甥,反而信任他一個跟大長公主有仇的人?像這樣的蠢貨,他汝陽王怎麼可能會重用呢?

汝陽王從一開始就是耍著容翔玩而已。他將大長公主視為仇人,最喜歡看見大長公主與大兒子離心與小兒子生離的場面,那會讓他很痛快。可當今失蹤後沒多久,汝陽王才發現大長公主也失蹤了,汝陽王覺得大長公主就是一個隱患,一定要及時除掉,因此他還得利用容翔將大長公主引出來。

不過就算大長公主已經死於政、變,汝陽王也不會放過容翔的,母債子償嘛,他從來就沒打算讓容翔好過。

容翔與楊氏從那個時候開始才知道後悔,不過已經晚了。因此他們利用那層血緣與汝陽王裡應外合,害得當今當時差點沒命,大長公主帶人將當今救下的時候就跟當今說了,謀反之罪罪無可赦,當今不必看在她的面子上就將她那不孝子輕輕放過,依法處置就是。

大長公主說這話的時候還是心痛的,可她如果不那麼說的話,不僅大兒子會成為當今心裡的一根刺,就連一直為了大夏出生入死的小兒子都有可能會被皇帝猜忌。

最後當今還是看在大長公主的面子饒了容翔一家,不過死罪免了,身上的閒職卻是被當今擼了個乾淨。就容翔犯的大罪,不死也該被抄家,可當今也不忍心抄了容家,畢竟容家滿門忠烈,幾代下來也只出了這樣一個敗類而已。

於是當今直接將容翔這一房的人趕出了容家,哪怕容翊守在邊境不回來,當今也下了聖旨,護國大將軍的爵位和府邸都只能由容翊繼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