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跟大房的隔閡其實早就存在,在周氏護著江清竹江清柳兄弟倆的時候大房就對她有了不滿。在大房二房斷親之後江大山夫妻倆發現江雪荷沒事就想回二房去住,卻被趕了出去,這期間周氏不曾幫他們說話,他們心裡就更恨了。
之後江雪荷把二房的人都帶走了,把二房的屋子全部換了鎖,還專門僱了一個人來看著,讓他們就是想爬牆想撬鎖都不行。這種時候周氏忽然回去跟他們同住他們如何樂意?若不是惦記著周氏的私房,他們只怕直接將周氏趕出去了。結果周氏回了大房手頭卻不像從前那樣鬆了,和他們一樣把手裡的錢都拽得牢牢的,這就讓他們無法忍受了。尤其是江桃花,她之前在二房的時候經常偷東西搶東西,可是那些都被楊小花收了回去,她便忍不住去偷周氏的。
一開始周氏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兩三回以為周氏就不樂意了。再之後就是江清茂的事情,這方面周氏處處與大房的人作對甚至還把江清茂過繼了出去,這叫林氏如何能滿意?原本江清茂在顧家那兒讀書,林氏上門去鬧除了不滿以外,更多的還是想讓周氏和江雪荷鬆口讓她佔點便宜。實在佔不到便宜的話那就讓江清茂也不好過,林氏知道江清森有多見不得江清茂好,為了最寶貝的兒子她寧願折騰她最不寵愛的小兒子。可江清茂一被過繼,她不僅管不了他,日後江清茂要是真的出人頭地她更撈不到好處啊!要她日後眼睜睜地看著江清茂飛黃騰達然後與他們大房再也沒有關係?那不如一刀殺了她,那是她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啊!
雖然之前的束脩都是二房出的,大房大部分的錢也是二房給周氏然後周氏再給他們的,但林氏還是很不樂意。而且自從江清茂過繼以後周氏就越來越摳了,林氏他們一點好處都撈不到,氣都要氣死了。
“我爹說,小時候奶奶也沒那麼溺愛大伯,那個時候大伯還挺好的,只是爺爺死後就變了,因為大伯看上去是最聰明的那個,奶奶就想把什麼好的東西都先給他。”江含笑嘆了口氣道,“大伯母也是吧?娘說大伯母出嫁是十里八村出了名能幹的姑娘,剛嫁過來的那幾年也還好相處,後來因為大房有奶奶撐腰就越來越難處了,最後就變成了現在這樣。”
江雪荷也嘆了口氣道:“慣子如殺子,森哥兒小時候真有幾分聰明勁的,如今再這樣發展下去只怕要成廢物了。”
只需看看江大伯現在的樣子就知道了,對她說江大伯現在就跟個廢物似的。讀書反正是早不成了,當年據說是地裡的一把好手,如今他還能下地?別說下地了,就是讓他在太陽底下曬半個時辰他都覺得渾身不舒服。江清森現在的發展趨勢和他多像啊,讀書也快不行了,下地那是從來沒幹過。不過江清森若想學好倒還有救,畢竟他才十五歲,可他如今正是容易被分心的時候,林氏又處處慣著他,基本是沒可能學好了,除非林氏自己能先醒悟過來。
江含笑撇嘴道:“我卻覺得他們慣子如殺己呢!把兒子養成這副不孝的模樣,對他們到底有什麼好處?就沒想過自己會晚景淒涼嗎?”
江雪荷無奈一笑:“大概是有恃無恐吧?不管大伯有不孝,三叔總不會真不管奶奶的。不管森哥兒如何不孝,可森哥兒頂上不是還有兩個哥哥嗎?就算這三個兒子都不濟,茂哥兒卻是個聽話老實的。如今唯一聽話老實的兒子被過繼了出去,所以大伯母著急了吧?”
“可不是嗎?可她著急歸著急,也不能這樣對奶奶吧?她就不怕奶奶告她不孝嗎?”江含笑想了想笑道,“其實奶奶如今住我們家裡倒是老實了許多,不像之前那樣天天用鼻孔看人了,你說我去她面前攛掇攛掇如何?”
江雪荷奇怪道:“你要攛掇什麼?”
“奶奶不就是想要個能夠出人頭地的讀書人嗎?可這讀書人最重名聲,也禁不起一點連累,如今大房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個隱患不是嗎?”江含笑笑道,“不如我去攛掇奶奶跟大房也斷親?那幾個弟弟日後的名聲威脅一番,總能有用的。”
江雪荷搖頭道:“應該有用,但也沒必要。都是分了家的,大房跟二房三房也斷親了,原本就連累不到。原本會被他們拖累的就一個茂哥兒,可如今茂哥兒也被過繼了不是?斷親之後奶奶縱使不用再管他們,可沒斷親的話還能用孝道壓制壓制啊。若非如此,茂哥兒又如何能順利過繼呢?”
“四姐姐說的也是,其實我也沒那麼閒,這段時間不都在你這兒忙著嗎?”江含笑道,“我和嫂子如今也學到了四姐姐的手藝,不如我們把鎮上的那個也做起來?鎮上每日賣的花糕似乎太少了些?”
江雪荷點頭笑道:“鎮上的花糕確實可以多賣一些,這個你先幫忙盯著,沒有意外之後就讓海妮放手去做吧,我看她也做得挺好。”
“行,四姐姐就放心吧,嫂子是難得的妥當人,一定不會有問題的。”
有問題的只是海家那群人,不過鎮上的鋪子有謝家兄弟時不時過去走動,應該不會有問題的。就算他們還敢來,被打個幾頓應該也就老實了。
如今的花饈坊已經經營得很好了,江雪荷都不用日日看著。原本她是拉著自己的姐妹在後廚做飯的,所以經常忙不過來。如今她買了幾個廚子回來,那些廚子已經把目前有的菜都學會了,因此她便能騰出很多時間做其他事情了。
比如說她之前那本書如今已經寫完了,賣得不算多好,但是效果還可以,如今已經越來越多的人對花茶感到好奇了,她店裡的花茶也賣得不錯。時間多了,她也就能和江雨萱一起研製更多的胭脂和香粉了。她們每回做好試過效果之後都會去詢問張大夫,確定溫和無害的才敢拿出去賣,若有奇效的則會抬高一下價格,漸漸的花顏坊就成了縣裡生意最好的脂粉鋪子。
霓裳閣那邊更不必說了,如今顧思嫻和江雲蘭在整個縣城裡都很有名呢,不過她們倆用的都是別名,店裡的一切也都是掌櫃交接的,她們倆只負責做衣服和絹花。當然了,做衣服的時候還是要上門看一眼客人的模樣,好做出更合適的。因為江雲蘭戴孝在身,因此這個活就交給顧思嫻了。
花饈坊跟霓裳閣都好一些,因為這兩家店雖然與縣裡的酒樓和成衣鋪子有些撞,但客戶卻不太一樣,彼此影響也不大,因此前來找麻煩的人就比較少,沒那麼得罪人。可花顏坊後來居上令很多脂粉鋪子不滿,他們想辦法找過幾次茬,然而花顏坊自身立得正,徐縣令又是個明察秋毫的,久而久之也就沒人再去找麻煩了,畢竟經常有人麻煩沒找成還把自己折了進去。
縣城裡三家鋪子的生意一穩定,楊二苗也就生出了開分店的想法,不過江雪荷沒有答應,楊二苗只好把心思用在了鎮上的那幾家鋪子。那幾家鋪子當時重開的匆忙,基本都按照之前的模式繼續經營下去,可明顯還能做得更好,只是當時他們沒有精力。
江雪荷覺得這也挺好,對她而言再開分店未免太累了些。她也沒什麼遠大目標,一家人吃穿不愁也就是了,沒必要在開銷夠用的時候把自己累死。但把從前的鋪子重新理理倒是不用費那麼大的精力,而且那些鋪子當時買來也花了不少銀子,她自然是指望那幾個鋪子能賺更多錢的,因此就跟楊二苗好好商量了一番,最後重新制定了幾套方案,讓楊二苗盯著去執行了。
她看了一下,那四家鋪子生意最好的是那個絲綢鋪子,鎮上能穿得起絲綢的人也太少了,後來江雪荷就讓他們進了些平價的布料,又有江迎春做成衣賣,生意就漸漸有了起色。尤其是江迎春做的那些成衣特別好賣,這半年來江迎春也在村子裡找了幾個信得過的人一起做,她們每個人做的款式都不太一樣,每個款式也都不多做,這樣撞衫的機率就比較小,買的人也就多了起來。不過遇到許多人都喜歡同一個款式的話,也可以跟掌櫃的登記定做,每個多加五文錢就行。這個主意還是江迎春想出來的,讓鋪子多接了不少生意。
江雪荷知道的時候很高興,心想二堂姐果然是個能幹的,她之前一點都沒看錯。這大半年來何冬生一直在姚木匠那兒幫忙,如今已經能自己接活了,姚木匠也會分一些活給他做,再加上江迎春做衣服分了不少錢,如今小兩口的生活越來越好了。
看完了鎮上那些鋪子的經營狀況,江雪荷就覺得自己應該好好感謝一下江迎春才是。正好這天她要回鄉下去,她就乾脆包兩包點心,又去霓裳閣那兒拿了幾對絹花,準備明天看看江迎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