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烏鴉繁衍速度實在太快了,眨眼間,就有了二十一隻。
“我只是特意讓人把茶葉給你給放多了而已,這樣顯得我們出手闊綽,不拘小節。”
“我時常告訴我的手下,對待嫌疑人要像對待家人一樣關懷備至,要讓他們感到我們的親切,當他們流離失所無處可歸的時候,這裡就是他們的家,這裡就是他們溫暖的港灣。”
擁有未來醫療系統的白起對於一些基礎的醫學知識他還是懂得的。
在剛剛調查石醉生的履歷資料過程中,發現他有過胃酸不足的病例。
而茶葉中的咖啡鹼,茶多酚可以促進胃酸內分泌,一旦胃酸不足的人喝鹼性濃茶,那麼就會引起想要拉肚子的生理現象。
於是白起學以致用,在石醉生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但這種疼痛只是一時的,過一會就會自動消除,並沒有什麼大影響。
白起這樣做,無非是製造石醉生的恐慌,給他的心理負擔帶來更大的壓力,這樣的話,招供就簡單多了。
但石醉生聽了白起的解釋之後,根本不相信是茶葉所導致的結果,內心開始憤憤不平起來:“你少給我胡言亂語,快說,你到底給我下了什麼藥!”
“我說了,真的只是給你放了一點茶葉而已,沒什麼的,你還是老老實實的招供吧,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坦白較重罪行的,可以減刑到20%以下。”
“呵呵,我不相信!我覺得你就是給我下什麼奇怪的藥了,所以我拒絕回答!”
但白起也懶得解釋了,即便是解釋了,石醉生也聽不懂關於醫學的知識,所以不必浪費口舌。
想要讓犯人老老實實的招供,其實有一個最為便捷的辦法。
但白起知道不能誘供,因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嚴禁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刑訊逼供、威脅、誘供、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式獲得證據,不得迫使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
還有第五十六規定,採用刑訊逼供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誘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但影視劇中,誘供成分大量存在。
譬如《罪案心理小組X》第二集,從26分40秒開始,男主角裝出痛苦的樣子,斥責罪犯,給予罪犯一個“警方行動失敗導致罪犯計劃成功”的假象,讓罪犯誤以為真,激動萬分,從而誘供罪犯說出了重要地點。
誘導結束後,罪犯得知自己受到了欺騙,這就是直觀性言語誘導。
又比如《餘罪》讓餘罪成為臥底,進入獄中與罪犯進行接觸,透過一些言語和行為上的誘導,成為罪犯的朋友,手下,從而贏取罪犯的信任,獲得相關案件的線索,這種屬於獄偵耳目,正常操作。
誘導結束後,罪犯同樣得知自己受到了欺騙,這是曲線性言語誘導和行為誘導。
嚴格上來講,誘供並不犯法,但規定上並不提倡這種做法。
所以白起也會這樣做。
而從石醉生的履歷上來看,石醉生是一個有著多次案底的人,近幾年來一共製造了五起人為交通事故,前前後後加起來一共坐了三年零六個月的牢,一共減刑8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