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落那紅河> 末四十五:雙縫實驗,量子糾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末四十五:雙縫實驗,量子糾纏 (2 / 2)

這就像我們去菜市場買菜,如果我們去了,看見了,那裡就是個菜市場;如果我們不去,看不見,那裡可能就是個洗浴中心!

還是那句話:就是這麼神奇!

接下來,再解釋一下「量子糾纏」,簡單來說,「量子糾纏」是指2個糾纏的粒子處於波函式疊加狀態,測量其中1個粒子時,2個粒子的波函式就會坍塌,如果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是1,另一個粒子的狀態就是1。

曾有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了一個線索,他建立了一個三維宇宙模型,發現只要將量子糾纏去掉,宇宙的時空就會發生混亂,成為一塊塊時空碎片,量子糾纏似乎是宇宙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而且,神奇的地方在於:這種坍塌是「即時」發生的,什麼叫作「即時」?就是無論這2個粒子相隔的距離有多遠,都會同時坍塌。

我們都知道,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光速約為299792458米/秒。

但量子糾纏的“速度”從表象上看甚至能達到1萬倍光速。

換句話說,哪怕這2個粒子相隔光需要10000秒才能到達的距離,也仍然能同時坍塌。

中國的量子衛星上天了,但量子糾纏只是負責驗證金鑰,無法傳遞資訊。

「量子金鑰」的原理就像「薛定諤的貓」,你不觀察,處於疊加態,你一觀察,即時坍塌。

資訊傳遞只是表象,有人認為測量其中1個粒子時,另1個粒子的資訊瞬間“傳遞”過來了,發生了資訊傳遞的過程。

實際上,另1個粒子的資訊不是傳遞過來的,而是由另1個粒子推匯出來的:2個粒子處於糾纏態,這個資訊在量子糾纏開始時就已經存在,隨後一直跟隨糾纏的粒子,所以傳播速度和粒子的運動速度相同。

糾纏態測量1次之後就會消失,不需要「超光速」傳播資訊,也不需要在「超距」重新建立量子糾纏。

如果把兩個不相關的粒子誤認為糾纏狀態,我們也能“知道”另一個粒子的狀態。

這說明資訊傳遞只是推測,不是真的資訊傳遞。

這就像把一雙手套分開,我們知道其中一隻是左手套,另一隻就是右手套。

左右手套的資訊在手套分開時就已經存在了。

如果分開手套時,不知道是不是這雙手套,就不能得出另一隻手套的狀態。

在這個過程中,真正有價值的資訊是這兩隻手套的對應關係,不是另一隻手套的狀態。

隨後,單獨改變一隻手套,並不能超光速傳遞資訊重新建立兩隻手套的對應關係。

大多數解釋認為量子糾纏是一次性的,量子糾纏的「超光速」只是一種數學邏輯關係,認為量子糾纏過程中實際不存在資訊傳遞。

還認為資訊傳遞的過程在量子糾纏時就已經開始,和粒子的運動速度相同,所以不會超越光速。

也就是說,目前量子糾纏只被應用到「量子通訊」領域中的「資訊加密」領域,而不是靠糾纏態來傳遞資訊。

因為量子力學理論中的「觀測者效應」否定了靠糾纏態來超光速傳遞資訊的可能。

簡單來說,糾纏態的一對粒子,當其中1個發生變化時,另1個發生對應的變化,但這種變化是無法觀測的,因為「觀測這個行為」會影響粒子的狀態。

所以無法利用量子糾纏來傳遞資訊。

更通俗的來說,當你想利用量子糾纏傳遞一個詞語“你好”的資訊時,你不能看不能聽,接收資訊的那方也不能看不能聽,否則會立刻坍塌。

所以透過量子糾纏傳遞資訊對人類來說毫無意義。

肉球,你以為你躲起來,我就找不到你了嗎?沒有用的,你是那樣拉風的男人,無論走到哪裡,就像黑夜裡的螢火蟲,那樣的鮮明,那樣的出眾。

你那憂鬱的眼神,唏噓的鬍渣子,神乎其技的小短胳膊,還有那杯D

&na

ti

e,都深深迷住了我。

不過,雖然你是那樣的出色,但是行有行規,不管怎麼樣,你作為創世者,要出來解釋清楚啊!讓我幫你解釋,你不用給錢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