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淼的採訪被央媽做了剪輯。
可精華內容,幾乎毫無刪減。
而江淼作為電子競技世界冠軍,卻對學習無比重視的態度,也隨著節目畫面傳入到每個人的心中。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抵禦成名後的種種誘惑.......所以我就選擇遮蔽它!”
這是江淼對成名的態度,對自律的態度。
“不止我累,各行各業,但凡想把從事的職業做好,都累!”
不誇大辛苦,不讚揚自己。清醒並客觀的面對生活,面對工作。
“我已經不是最好的選手了!在新的挑戰面前,我的.asxs.和其他人一樣。”
“不夠!我還想拿更多的冠軍!”
不忘卻初心,不滿足當下,才有可能方得始終。
對捐贈學校被主持人“戳穿”,江淼略顯羞澀的“爭辯”顯得是那麼可愛。
對已經奪取的榮耀,江淼將其歸功於團隊。
對希望從事電競行業,並放下學業的學生,江淼慎重再慎重的規勸!
“我只是個例,不適用於大眾。”
“職業電競很殘酷,需要拼了命的去爭,去搶!”
“好好學習才是坦途大道,幾乎沒有坎坷的光芒未來!”
終於,採訪進行到電子遊戲,電子競技,與社會之間的矛盾。
江淼一字一句,為電競正名,向所有人普及並解讀電子競技。
“電子競技,不只是遊戲!”
電競從業人員在歡呼,在激動,更有甚者,淚流滿面。
而視電子競技為妖魔鬼怪的社會輿論,尤其是家長們,則若有所思。
雖然他們表面沒有發聲,可內心,還是認同了江淼的觀點:電子遊戲與電子競技就像當年的武俠一樣,是時代的產物,也必將成為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之一。沒有辦法避免,只能接受並解決問題。
“我非常不建議學生們拋棄學業選擇電競。你們,真的瞭解職業電競嗎?”
江淼的嚴肅提問深深的觸到了正在每一個觀看節目的學生們的心。
從天賦門檻到殘酷環境,從能否堅持疲勞訓練到能否忍受看不到未來的絕望與壓抑。
江淼將電子競技的艱難一一詳解,讓每一個學生明白:這世上幾乎所有的風光,背後都是常人看不到的努力。不,是拼命!電子競技,拼的是青春!拼的也是健康!
很多“網癮少年”沉默了。
尤其是拿遊戲做藉口,來逃避學業的“網癮少年”,更是深深地埋下了頭。
他們開始深思:自己真的有打職業的天賦嗎?自己能承受職業賽場的殘酷嗎?自己又能否撥開雲霧見明月,熬過絕望吻朝陽。
還有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還有職業病帶來的健康危機。
種種後果,盤桓在這些學生的腦海內,使他們不由自主的衡量選擇職業電競的得失。
然後,他們暫時清醒了!
“電子遊戲只是豐富娛樂生活的一個方式,放鬆身心,鍛鍊手腦協同。與朋友交際,感受團隊魅力......僅此而已,不要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