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以洪流之量,豈可執文書之事?”
伍被心中叫苦,
不是啊!
侯爺!我真想擺!
“侯爺,我現在挺好的。”
“那想不想更好?”
霍去病語氣誘惑,他一早就看中了伍被,像這等遊離時局外的大才,會使各方激烈爭奪的物件,
伍被為淮南國相時,便對時局把握極準,郡縣封國並舉,各諸侯王對中央政權虎視眈眈,而在當時,唯有能看出大一統是大勢所趨之人,才算是高瞻遠矚,伍被就是其中之一。
他一早就不贊成淮南王造反,反覆勸諫,最著名的是三問三答,
淮南王問:現在漢朝是定是亂。
伍被答:儘管列國分據,匈奴、西南諸事未平,看似亂,實則為定,劉徹一代雄主,早晚會平定四海。
淮南王不悅,又問:淮南若大亂,劉徹必定派大將軍鎮壓,可能抵擋大將軍?
伍被答:衛將軍在,漢基就在,戰場之上難以爭鋒,必定大敗,您若是非要造反的話,想辦法把大將軍刺殺掉吧。
淮南王冷笑,再問:你認為吳國起兵時機不對?
伍被再答:前朝時,吳王被設立為劉氏祭酒,統管四郡,四郡又皆是富郡,燒山鑄鐵,焚海煮鹽,國富可敵朝廷,
吳王在境內世代經營,施恩百姓,吳國內上下一心,尚且被鎮壓,
現在的吳國更不能爭鋒。
淮南王大怒,伍被連稱死罪才逃過一劫,他就是實話實說罷了,七國之亂是吳國最強勁之時,滿級神裝,那都沒打過中央,到了現在,如果更弱,中央更強,是誰給你的勇氣造反?
分析此事都不需要有多麼高瞻遠矚的視野,稍微比比大小,也能看出來吧。
儘管反覆勸諫,淮南王依舊不聽,伍被倒也盡忠,還是跟著反了,之後...之後就這樣了。
聽著霍去病的問話,伍被搖頭道:“被已很滿足了。”
“你倒是容易滿足。”
霍去病笑道。
伍被犯了政治上最大的錯誤,站錯隊了,
現在還能有條命吃喝,能不滿足嗎?
“承蒙天恩,陛下不棄,賜被為侍中,被斷不敢奢求再多。”
霍去病隨意撿起文書檢視,文書內容精通簡要、一針見血,此更堅定了自己收服伍被之心,
“我與你是朋友嗎?”
伍被惶恐:“被何德何能,豈敢與侯爺稱友,但被自進京以來,一直在戰場做事,侯爺對我有恩,被斷不敢忘。”
伍被做過衛青的軍司馬,也在霍去病校尉趙破奴手下做過事,徵胡一事中,立功頗多,
霍去病語氣隨意道:“你給大舅做過事,也給我做過事,在你看來,大舅與我,你更與誰親近?”
聞言,伍被怔住,這話問得,
爸爸和媽媽,你更喜歡哪個啊?
送命題!
但伍被其實心中早有答案,分處不同陣營時,淮南王詢問衛青何人,伍被是不遺餘力的吹捧,甚至告訴淮南王,只要衛青活著,就別想造反的事了,淮南王聽著能好受?
而同處一個陣營後,伍被對衛青更是傾心,伍被對霍去病是佩服,對衛青則是拜服,這就是其中差別。
“大將軍和侯爺...都好。”
霍去病大為不滿,霍去病深諳一個道理,
若朋友保持中立,那他就是敵人;敵人保持中立,那他就是朋友。
伍被中立,實則心中是更傾向於大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