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
手捧長門賦,劉徹不由輕念出聲。
司馬相如寫賦的水平,絕對是時代天花板,
這篇長門賦,用詞動人,將一個待罪娘娘思念陛下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
任誰看了,都會對長門賦的主人公陳阿嬌,心生憐憫。
劉徹痛苦的閉上眼睛,
皇帝也是人。
沒了寵幸的王夫人,也讓劉徹可憐起幽在長門宮內的陳阿嬌。
當然,
劉徹不可能沒懷疑過,王夫人是不是死在竇家人手裡,
只不過,將竇家復出,劉徹自有其目的。
對於皇帝而言,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朝堂上文武百官鐵板一塊,
就是要咬的你死我活才好,才能互為掣肘,以便皇帝駕馭。
劉據是劉徹立為太子的最優人選,但,同樣,劉徹也會擔心,
皇子據背後的外戚,是不是有些太一家獨大了?
從淮南王進京後,劉徹愈發感覺到,曾經壓得自己喘不過氣的竇家,早已今時不同往日,
竇家弱太多了!
意識到這一點後,身為天子的劉徹就會去思考,
還要不要繼續用衛家壓制竇家,或者,必要的話,是不是到了用竇家制衡衛家的時候了?
匈奴未定,自己沒辦法不用衛青、霍去病,衛家只會越來越強大....
近來入宮的新妃李夫人,以及因其而貴的中山李家,就是曾經沒起勢的衛家,也是劉徹為了制衡全域性的一步棋。
現在看來,光是用中山李家,恐怕不太夠了。
劉徹手握著長門賦,心思百轉,
意識到陛下的態度,似乎有了鬆動,丞相公孫賀和中郎將司馬相如面有喜意。
而右內史汲黯卻是眉頭緊皺,
他要的是嫡庶分明,雖然從沒主動接觸過皇長子據,但汲黯是絕對認同太子立嫡長的擁躉,
將年幼喪母的劉閎過繼,是就事論事,甚至說,過繼給誰,汲黯從來不去考慮,
可若是把劉閎過繼給廢皇后,汲黯肯定是不能接受!
陛下長嘆口氣,
在場的幾位重臣,也接受到了這個訊號,
恐怕陛下是真要把皇子閎過繼給陳娘娘了!
汲黯眼中閃過怒火,
哪怕知道自己改變不了陛下意願,可依然是要開口據理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