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7章 (1 / 2)

趙朋遠的臉色也變了,先前還嘻嘻哈哈的,這會兒卻是一臉的嚴肅,拍了拍蘇義的肩,“多虧有你姐,不然這將毀了你一生。”

蘇義卻緊緊地攥住這塊布,心中似乎生了一股悶氣,無處可發洩。

“我是逃過了一劫,可是另外兩位考生何其無辜,他們為何要陷害我們,我們讀書不易,十年寒窗,這樣毀了我們,他們又得到了什麼好處?為什麼要這麼做?”

蘇義顯然很受傷,小小年紀,看到的也只是古道村裡的村民直接喊打,或者吵架,但都是來明的,打贏了打輸了,都是村裡內部的事,可是他這一次遇上的不同,再想起上一次福來客棧的事,只覺人心險惡至此。

時燁卻再次提點他,“蘇義,這一次你中了秀才,接下來還有鄉試、會試、殿試,這幾場試一場比一場難,一場比一場風險,你要記住福來客棧的教訓,也要記住今日的教訓,以後你姐有錢了,一但趕考,你不必節省。”

“三年後鄉試,再出門必定是你自己一個人,我跟你姐不會再陪著你,你一定要記住,在外頭不要貪嘴,不要相信什麼高僧,更不用相信無故的好意,同年是要結交,但是不可深信,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

時燁就像蘇義的人生導師一般,蘇義緊緊地將姐夫的話記在了心頭,原本以為福來客棧的事,他已經長了教訓,沒想到這一次又中了招。

蘇宛平從廚房裡出來,就看到弟弟眼眶紅紅的,剛才莫不是哭過,蘇宛平將飯菜放在八仙桌上,四人各坐一方。

趙朋遠似乎也從這件事學到了不少,他是趙家大公子,從小遇上的事已經夠多,卻也是兩次趕考都遇上這種事,也算是給他長了記性。

四個人吃飽了,蘇義卻主動幫姐姐收拾碗筷,陪著姐姐進了廚房。

“姐,謝謝你,今天的事,若沒有姐姐,我恐怕都不能好好的站在這兒。”

原來他們剛才說的是這件事,她也沒有說弟弟,蘇義很懂事,他會自己明白的,至少這兩次趕考都避過去了,以後他能長教訓,下次再下考場,他也有了分寸。

姐弟兩人說了一會兒貼己的話,收拾好廚房從屋裡出來,蘇義才回了他的房。

接下來兩場試,蘇義越發的沉穩,出了考場對蘇宛平都是報喜,反觀趙朋遠卻是嘆氣,最愛回家跟蘇義對答案,再透過蘇義的答案來評價自己的,然後就更加沮喪了。

終於院試考完,蘇宛平鬆了口氣,他們在餘城多呆了一日,四人在餘城逛了逛,尤其是蘇義,上一次走的匆忙,這一次終於圓滿,便安心的上街吃吃喝喝的,倒是看了稀奇。

趙朋遠卻在這個時候跟蘇宛平談起接下來的生意,他發覺自己可能不是讀書的料,其實他也不想讀書,先前下考場,是因為錢木,他父親一生行商,對讀書很是執著。

所以他父親極希望他能高中,卻不曾真正感受兒子的真性情,這一次錢木沒法下考場了,趙朋遠的危險也解除,他現在只想一心奪回趙家的家產,不想落入錢家人的手中。

於是兩人私下裡做生意的事達成了長期的共識,接下來每兩個月一批糧食會運去鵬城,與吳越國的李家接應,蘇宛平也將自己的令牌拿了出來,這是李家的,以後去了,直接送糧。

趙朋遠沒想到她不過去了一趟,對方竟然給了令牌,看來這生意能長久了,至於先前老者所說的鐵礦之類的,她自然不會告訴趙朋遠,她跟他合作做糧食生意可以,但若趙朋遠沾上這私鐵的生意,她必定不跟他一起幹。

接下來兩人得商量著弄一支商隊來,不可能次次都是蘇宛平和時燁出行,這樣也挺費功夫,何況蘇宛平打算開繡莊和布莊,鋪裡得有人守著。

趙朋遠考完試居然打算跟他們一起去梅嶺縣,他想在那兒置辦一處落腳的院子,將來做生意也方便,跟著蘇宛平做生意,他能瞞著趙家所有人,自己不必出手,便有可靠的人給他去辦好,他何樂不為,何況藉著趙家的那些人脈,他做為大公子,這點面子還是有的。

於是趙朋遠跟著三人從餘城往梅嶺縣趕來,費了一日一夜的功夫,到後半夜趕到了古道村。

蘇宛平要在縣城裡置下院子,她首先想到的是縣學旁邊,一但她弟弟中了生員就要去縣學報到了,也免得弟弟來來回回的多有不便。

一行人半夜到家,傅氏看到幾人就安下心來,走的這幾日,每日夜裡都有周氏和劉老三的媳婦相陪,她倒也不怕,何況蘇家院裡都空了,沒有一個人在,村裡人更不可能憑白無故欺負讀書郎的母親。

這會兒周氏和老三媳婦看到讀書郎歸來,都忍不住問考得怎麼樣?

古道村就是這一點好的,所有的村民大體上是很團結的,頗有一種一榮俱榮之感。

蘇義只說考試都答完了題,應該不成問題,具體得看榜單,兩人一聽就高興了,一但古道村出了個秀才,周圍幾村得羨慕死去,以後古道村的村民遇上別村的,背都能挺直,說話也可以理直氣壯的。

在家裡休息了一日,二日便帶著傅氏,一家人往縣城裡去。

一到縣城卻聽到不少傳言,先前院試時被押出來的兩位考生如今回到了梅嶺縣,趙知縣發了大火,一定要清查此事,街頭已經出了懸賞,就是尋找當初賣白衣的那個人。

梅嶺縣這一次因為白衣事件,名聲壞透了,趙知縣知道,就算他最希望的蘇義能考中秀才,可是因為這一次白衣案,恐怕外頭的人還是會懷疑他成績的真假,甚至以為他也是做弊才能考上的,所以這一點上,趙知縣比任何人都要生氣,他的政跡跟這幾年的考生也是掛勾的。

將來御史民間探訪之時,若是說梅嶺縣的考生最愛做弊,他這個知縣也只會臉上無光,御史對他的評價自然也高不到哪兒去,指不定為此一事他就得連任。

趙知縣越想越氣,對這一次的事更是火氣大,前後抓了幾個街訪辨認錯了的書生,最後放了,真正的兇手卻沒有抓到。

蘇宛平帶著一家人來縣城,今個兒是來買院子的,聽到這個訊息後,她也心神一振,先前她還想著找銀子請人去查,眼下倒是不必她出手了,趙知縣的官威比她這銀子好使的多。

蘇宛平猜不出來背後是誰,畢竟這一次不僅是蘇義中了圈套,還有另外兩位童生,而其他穿白衣的考生卻並沒有,再打聽了被抓的兩位考生,正是梅嶺縣裡比較有才氣的兩位。

所以蘇宛平有些懷疑像上次福來客棧一樣,或許是這些才子生了嫉妒之心要害這些有才之士,也或許是別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