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時缺少大部分調料時,可以用其他調料取代,或者直接捨棄。
如果沒有鹽,廚師會很頭疼。
家庭廚房,如果不夠鹹,常用醬油取代鹽,但醬油著色太重,會影響食物的色澤。而且醬油含有複雜的味道,不比鹽的鹹味純粹。
這是比賽,不是家庭廚房,色澤或者口感稍有問題,便會影響評分結果。
喬智走入考區,與外界隔絕,大家不知道里面發生了什麼。
評委之一齊魯菜大師趙宰與鄭澤是好友。鄭澤在淮南集團擔任職務,沒有資格參與此次評委。而鄭澤跟趙宰私下裡打過招呼,如果遇到淮香集團的選手,要稍微照顧一下。
這也是人之常情。
鄭澤特地提到了一人,便是喬智,隱晦暗示他極有希望衝擊冠軍。
鄭澤的眼光,趙宰還是相信的。
至於喬智被集團安排在第八位,也是有其他的打算。
從現場來看,鄭澤的如意算盤恐怕要失敗了。
喬智的運氣實在太糟糕。
如果拿掉醬油、醋或者糖,都沒什麼問題。
鹽是調味之主,儘管淮南菜以酸甜口為主,鹽依然是每道菜必須得放入的基礎調料。
趙宰心中對喬智默默說了一句對不起。
不是我不肯照顧你,而是時運不濟,你恐怕得一日遊了。
“什麼?他抽到了禁鹽?”
梅菱是組委會成員,因此透過自己的手下,可以知道現場發生了什麼。
梅菱重點關照過喬智所在考區的一個記分員,等他進場之後,要將訊息第一時間告訴自己。
沒想到是一個超級糟糕的壞訊息。
儘管沒有鹽,但可以用其他調味料代替鹹味,雖然沒有放入鹽巴,更容易控制鹹度,但並非世界末日。
喬智肯定還有機會!
四名評為議論紛紛。
“他選擇了魚露!”
“是啊,選擇魚露是個不錯的方法。雖然禁止用鹽,但允許從本來就帶鹽味的調料中選取鹽所帶來的鹹味。”
“挺聰明的一個小子。”
“魚露的腥味很重,還是有後遺症,如果處理不當,會導致菜品難以下口。”
魚露,又稱魚醬油,是閩南菜和東南亞料理中常用的水產調味品,是用小魚蝦為原料,經醃漬、發酵、熬煉後得到的一種味道極為鮮美的汁液,色澤呈琥珀色,味道帶有鹹味和鮮味。
潮汕人也將這種魚汁稱為“醢汁”,魚露有一股鹹鮮味,怕腥的人會接受不了。
像淮南菜當中,幾乎很少會使用這個調味品。
這便是地域文化不同,不僅食材不一樣,調料的方式也迥異。
“一般人都會選擇用醬油來取代鹹味,但醬油放多了之後,色澤會變得很深。如今是在比賽,作品不僅需要講究口味,而且還得注意色澤。”梅菱的同事分析道。
“不知道他會選擇做什麼菜,讓我有點好奇了。”梅菱點了點紅唇,沉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