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來到食堂,喬智給胡展驕泡了一壺茶,讓他自娛自樂。
這幾天的工作報告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傳送到手機上。
很多問題還是得面對面現場解決才行。
員工們都對胡展驕熟悉。
知道他是老闆的同學和死黨,所以有什麼問題,也不顧忌,也當著他的面與喬智彙報。
“上週翠燕惡意找到我們的供貨商洽談進價合同,試圖勸說他們對我們斷貨。幸虧我們提前有所準備,供貨商沒有跟他們簽署協議。”陳雪華沉聲道。
喬智眼中露出凝重之sè,“此事要跟市餐飲協會聯絡一下,這種試圖破壞行業規則的企業,必須要敲打一下才行。”
陳雪華道:“我已經跟十多家餐館老闆溝透過此事,他們對翠燕的行為表示不齒。但沒有其他辦法。翠燕的資金實力雄厚,投入不計成本。”
喬智自通道:“多行不義必自斃。瘋狂過後,會加速死亡。任何一個行業,不僅自己有路可走,還得讓別人有路可走,如此才能讓生態環境變得更和睦。”
喬智不止一次提過自己的理念。
陳雪華覺得很難理解。
畢竟年齡跟喬智有代溝。
喬智是接受過網際網路大潮洗禮的一代人。
商業邏輯是共享、分享與合作。
市場是巨大的,任何行業,不可能一個人吃完整個蛋糕。
即使再厲害的商業模式,也有吃不下的時候,如果吃得太多,不僅浪費,還會導致消化不良。
符合時代的發展觀,是邀請更多人分享蛋糕,
爭取成為其中的最大份額擁有者。
陳雪華的邏輯還是很傳統,吃獨食的商業邏輯已經不合時宜。
喬智其實更希望翠燕能沉下心,好好將網紅食堂模式做好。
如此可以讓更多人,更多資本加入其中,帶來產業變革,湧現出更多的分枝。
當加入的人多了,理解行業的人也將變多,市場的上限也將得到提升。
絕不是自吹自擂。
喬智的格局、視野極高。
不過,翠燕那邊小動作不斷,還是對己方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尤其是員工招募的問題,讓喬智頗為頭疼。
翠燕在人才策略上很捨得投入,這便導致喬智不得不提升人員工資。
短期來看無所謂。
但長期這麼做,翠燕勢必會出現重大的挫折。
因為翠燕與喬幫主相比,缺少團隊篩選體系。
翠燕基本是來者不拒,實習一段時間發現不符合自己的要求,便會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