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烹飪協會的比賽雖然還有兩個月,但的確要重視起來。
喬智偶爾會在後廚研發一些新菜。
既是對大賽做準備,也為食堂的菜品庫做補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有些人想當光鮮亮麗的明星,有些人想當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也有人想當救死扶傷的大夫。
喬智的理想是當一個人人交口稱讚的廚子。
很渺小的一個理想,但需要花費無數努力。
刀工、勺功,不是一朝一夕就練出來的,而是透過陳年累月的磨礪。
當然,更重要的需要天賦和熱愛。
天賦在於味覺,在於對刀具的運用,在於對火的敏銳。
烹飪一道菜之前,腦海中便能想象出成品的滋味。在烹飪的過程中,還會加入靈機一動的閃光點,最終創造出驚豔四座的傑作。
這不是所有人都能辦到,需要悟性和天分。
比如味覺、嗅覺的敏銳,又比如對醬料的掌控。
好的廚師,不是按照食譜製作食物,而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直覺。
直覺是一種玄之又玄的境界,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多一分,或者少一分,都有很大的差距。
喬智的天賦便是在這咫尺天涯之間,能把握到極為精妙的地步。
食物的層次感以及爆點,都在一粒鹽,一粒糖,一滴油的把控。
對廚藝的熱愛,在於從小薰陶。
廚道在很多人眼中是很平平無奇的技藝。
但喬智卻將之視作人生之道。
研究美食的色香味,觀察美食帶來的酸甜苦辣,是一種人生樂趣。
美食可以治療人體生理上的創傷,也可以治癒人心理的疤痕。
廚之道,也是入心之道。
說得複雜,簡單概括。
喬智喜歡別人品嚐自己烹製的食物之後,由衷地稱讚一句,“實在太好吃了!”
在如今浮躁的社會,想要能聽到別人一句真心話,難度實在太大。
用美食能直接地觸碰到別人的內心善意。
喬智是一個溫暖的人,所以他的食物也能給別人帶來溫暖舒適的感覺。
見喬智忙活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終於製作出成品。
喬智笑道:“這道菜是新研發的,名叫‘一帶黃金之路’。你試試味道。”
聽上去很暴發戶,其實就是炸帶魚。
不過魚身被炸得金黃焦脆,跟正常廚師炸出來的色澤的確大不相同。
沈賢用筷子夾取一段品嚐。
下嘴咬的時候,可以聽到牙齒觸碰帶魚表皮時候酥脆的“沙沙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