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梅菱對喬智有信心。
他選擇牛蠍子,絕對有自己的深意。
以他的廚藝,指不定會製造讓人大吃一驚的奇蹟。
見口頭約定已成,劉勁松心情不錯,笑道:“我們雜誌社的美食評論家群裡現在都在討論,牛蠍子是否能烹飪出比牛裡脊更美味的菜餚,他們現在各有立場,但總體而言,支援牛裡脊的佔據上風。”
梅菱微笑道:“是嗎?其實無論結果如何,我想對大會都是有好處的。”
劉勁松微微一怔,立即反應過來,“沒錯,爭議性的話題,對大會的傳播是具有正面促進作用的好事。”
廚王每四年都會出一個,但具有爭議效能製造話題的廚師,卻是難能珍貴。
很多選秀比賽,為何會將爭議性話題的人物留到最後,是因為這樣可以提升節目的收視率。
成就“楊超越”的不是運氣,而是她的爭議性!
喬智便是這麼一個“突出”的選手,即使他烹製出的食物,達不到廚王的水平。
但他每道菜的選擇,似乎都與社會熱點話題有關。
養生、減肥、治癒,喬智可以滿足年輕群體對美食的追求。
現在年輕人對美食的追求,已經不再是色香味那麼簡單,還多了一個特點,那就是必須要有個不錯的“梗”!
這個“梗”就像是情節中的爆點,必須要讓一道菜綻放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爆發力。
牛蠍子雖然便宜,但也是“融梗”的好原料。
梅菱突然開始期待,廉價、低端牛蠍子的背後,究竟藏有什麼樣的反轉!
……
古代御廚在製作宮廷菜的過程中,不僅要講究色香味,而且還要有典故。
如果一道菜沒有它背後的故事,那是缺少靈魂的。
比如一道菜,製作出來,獲得王公大臣的青睞。王公大臣將廚師喊到面前,準備打賞之前,會問這道菜有什麼出處。
如果什麼出處都沒有,僅僅是好吃,那這名廚師肯定要與獎勵擦肩而過。
相反,如果能說個天花亂墜,逗得食客開懷大笑,權貴們自然獎賞起來,毫不手軟。
頂級的廚師一般都會注意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典故,使得看似平平無奇的菜餚,背後暗藏玄機。
這宛如在裡埋坑,又好像是畫家在作品中留白,又好比坐而論道時的機鋒。
絕世名作,必須是有“梗”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審美。
喬智選擇牛脊骨,也是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不錯的梗。
如果他和其他廚師都選擇牛身上上好的部位,只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
喬智選擇了牛蠍子,表面來看,他往後退了幾步。
倘若比賽的場地,是一個環形閉合的賽道,他反方向奔跑,距離終點可能會更近。
而且,在這條賽道上,他只有一個人,大家更容易將目光鎖定在他的身上。
叮鈴一聲脆響,吳林風率先敲響了銀色的鈴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