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看在兩人千里迢迢而來,又是過年,恐怕要將兩人掃地出門了。
趙博然走出房間,見牛燁守在外面,搖頭苦笑:“早知道今晚邀請北膳堂的廚師了。”
牛燁明白趙博然的意思。
北膳堂的廚師,年齡要比喬智大很多。
也不會被二老如此輕視。
牛燁笑道:“以喬智的廚藝,絕對會讓兩位老爺子大吃一驚。
”
趙博然不動聲sè,點了點頭。
喬智的名聲不是吹噓出來的。
趙博然吃過他做的菜,對他有信心。
牛燁表面平靜,心態其實在失衡。
如果年夜飯喬智準備得不錯,在趙博然心中的形象會大為轉變。
如果搞砸,就得背鍋了。
牛燁操心此事。
一方面是為了回報老爺子當年對自己的幫助和關心。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從趙博然此處找到一些資源。
牛燁在王靜的建議下,已經決定大刀闊斧改革。
他決定聽助理王靜的建議。
將自己以前存有風險的產業全部清理,同時需要一個穩妥的專案替代。
趙博然是全國傢俱行業協會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只要他肯幫忙,便可以迅速在傢俱行業站穩腳跟。
如果年夜飯的事情順利,藉著趙博然心情不錯,提出要求,自然會得到不錯的答案。
如果年夜飯搞砸了,趙博然會對自己心生不滿。
雖然不至於顯露出來,但自己請他幫忙的事情,便得告吹了。
這是機會,也存在風險。
喬智不知道這頓年夜飯,對牛燁會有如此重要的意義。
他不會掉以輕心。
廚師的口碑,在於每一桌飯的積累、沉澱。
農村辦流水席的大廚,只要失誤一次,便沒有人再願意請用。
喬智可不會做自砸飯碗的事情。
帶來的幾名員工都是熟手,處理食材的速度不僅熟練,而且效率很高。
原本烏姐打算幫忙,根本無需插手。
幾個幫廚的實力能看出,作為主廚,喬智不會是個花架子。
烏晴沒有離去,站在廚房內。
倒不是監督,而是想學習喬智是怎麼烹飪的。
趙老爺子對喬智的廚藝這麼推崇,總不能以後總邀請喬智來家裡做飯。
她還存有偷師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