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籠,點燭臺,剪燈花兒,補燈油。
忙忙碌碌。
微笑服務。
雖然是燈燭侍女,但偶爾有客人打發跑腿兒,也是不能拒絕的。
今兒個楊蔓娘這邊的六個雅間,有兩個叫了歌舞樂女表演。
楊蔓娘剪燈花兒的時候,也有幸跟著欣賞了一番這個年代的輕歌曼舞。
弦鼓一聲雙袖舉,迴雪飄搖轉蓬舞。
美人兒們身著漂亮的彩色舞衣,身姿曼妙,彷彿蝴蝶似的隨著樂女的伴奏翩翩起舞。
尤其是領舞的西樓頭牌舞女水素素。
一張小臉兒當真只有巴掌大小,膚白如玉,我見猶憐。
翩躚之間,輕盈靈動,頗有飛燕掌上舞之姿。
讓人移不開眼。
她每出場表演一次,就是二十兩銀子。
讓楊蔓娘這樣的極度赤貧人士,暗自羨慕的流下口水。
錢難掙,屎難吃。
好在她是燈燭侍女,主要的活計都在白天。
酉時把的燈燭點亮,再照看一個時辰。
就可以交接了。
戌時一刻,天擦黑。
飢腸轆轆的楊蔓娘結束了一天的工作。
便裹著羊皮裘一路小跑兒的往南燻門趕去。
夜裡的北風比白天還緊,刀子似的刮在人的臉上生疼。
藉著街道兩側的店鋪的燈籠光。
楊蔓娘一路沿著背風的牆角兒跑。
伴隨著咯吱咯吱的踩雪聲兒。
到南燻門前街的時候,已經是戌時四刻,天徹底黑下來了。
冬日的夜空中。
星子格外的明亮。
她還不能直接回家,要先去前街沂南坊找劉婆子。
之前她們姊妹倆給人漿洗衣裳的錢,按說昨兒個就該送來了。
也不知什麼緣故並沒有按時。
這讓老三楊盼娘早晨還不安的嘀咕了很久。
她白天上工,自然沒時間上門。
此刻雖然天黑了,但劉婆子的老漢是在州橋夜市上賣花燈的,每日回來都到半夜了。
所以,楊蔓娘曉得她家還遠沒到睡覺的時候。
這會子上門倒也不算太失禮。
“劉婆婆,劉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