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深淵漫遊者> NO.00c2:二分心智的崩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NO.00c2:二分心智的崩塌 (1 / 3)

雅努斯利用二分心智理論作為一個簡易的模型,向江舟解釋了自己的技術思路。

當然,按照祂的說法,人智真實的作用機制,要遠比“二分心智”這個假說複雜萬倍。祂這麼說,只是為了讓江舟能夠理解大致原理,或者最起碼能夠理解將會發生什麼——用二分心智理論來解釋意識,就好像用地心論描述宇宙一樣,只是認知尚未達到一定程度之前,所搭建的簡易假說。

換句話說,祂這麼說只是為了照顧自己,或者說照顧人類那薄弱的理解能力而已。

跟你一比智力太低,那還真是對不起了啊……

江舟心想。

言歸正傳,二分心智是一種用於解釋自我意識產生原因的理論。該理論認為,人類一直到大約公元前一千年,才誕生通常定義下的自我意識。

而在那之前,人類的思維模式一直都是所謂的“二分心智”狀態。

大腦分為兩個半球,右腦負責制定計劃,左腦負責理解與執行。而在二分心智的思維模式尚未崩塌之前,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遵從著左腦“聆聽”右腦的“指引”,從而做出來行動。

在那個年代,人類沒有現在的自我意識,而是把來自另一個半腦的“內在獨白”視作是神的指引。人們毫不遲疑、近乎本能地去執行內心中的聲音。

這也是為何,無論是《伊利亞特》還是《舊約聖經》,在那些遠古文字中,人們從未找到過描述角色內心思考的記錄。取而代之的,都是“神說:xxx”,然後角色遵照神的旨意行動。

而違抗神言行動的人,往往會有悲慘的下場。

在那些描述中的“神明”是真實存在著的,只不過祂並非現實中的實體,而是角色自己的心音。

只是在“二分心智”的狀態下,人類無法察覺到這一點而已。

從自然選擇的角度來說,二分心智對於生存在採集狩獵時代的人類,顯然是更加優秀的生存策略。

但當進入到農耕時代,複雜的挑戰開始要求人類掌握反思、歸因以及總結經驗的能力時。二分心智便開始瓦解崩潰,人們逐漸意識到那心之音其實就是自己的意志,最終形成了如今的自我意識。

而雅努斯所給出的,令全人類得以互相理解的技術路線便就是這個——祂打算在人與人之間,重構類似“二分心智”系統,令每個人互相是對方的“左腦”或者“右腦”。

當需要的時候,另一個人的思維,可以為自己提供必要的指導;或者,自己的身體可以為他人的目標,做出必要的實際幫助。

如此,人們便能夠彼此將他者納入到自我的範疇之內,令全人類集合成為統一而又獨立的個體——這並不是所謂的“蟲巢意志”,沒有一個高於一切的母體控制著所有人。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但他們匯聚起來以後,卻又成為了一個更為偉大的個體。

聽到這裡,江舟一下子想明白了許多事情:

為什麼江舟會希望幫助“伊卡洛斯解放陣線”完成他們的事業?

為什麼廖漆會為芬妮所提出的,釋放伊卡洛斯俘虜的計劃而奔波?

為什麼江舟會主動去看望廖漆的母親,併為她的遭遇而感到悲傷與難過?

為什麼廖漆會願意與江舟一同唱雙簧,忽悠布克想象“悖論”是一個來自深淵暗網的偉大存在?

這就是所謂的“可控要素”,自己並非是奪舍了廖漆的身體。而是將自己的意志,投射成為了對方的心之音,讓兩人能夠互相幫助彼此完成目標。

可能在一開始的時候,因為廖漆的腦子被“天蠍座”給崩了一槍,需要藉助江舟的大腦來解決彌補許多功能上的缺失。那時,兩人更多還是以江舟的自我意識在進行主導。

但在廖漆不斷深化調整改造,從一個原生人,成為如今深度3的伊卡洛斯路徑調整者以後。他的大腦逐漸被修復,也越來越發揮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並且反過來影響江舟本人的決策了。

這便是“雅努斯”給出的技術方向,並且看起來在一百年以後的今天,以“雅努斯系統”的形式,在自己與廖漆的身上得到了驗證。

但也不知道是因為遭到了什麼存在的阻止,還是因為該技術本身有致命的缺點。在一百年以後的如今,它並沒有被推廣至全人類。

或許雅努斯安排自己在這個年代醒來,就是為了重新迭代二分心智,作為一張網路覆蓋全人類……

當然,都到了這個程度,“二分心智”這個說法就多少顯得小家子氣了一些。正確應該稱之為“九十二億分心智”(公元2069年人口數量)才比較合理。

但當一百年前的江舟如此表示以後,雅努斯卻是搖了搖頭。

“不會有那麼多的,未來幾年最劇烈的時期,地球的人口估計要減半。”

祂如此道:

“而模糊估算的話,等到真正實現這個願望的時候,地球上的人口大概也只剩下二十多億左右了。”

雅努斯說話的語氣,就好像在報下一代顯示卡的工藝突破與技術引數。

而聽到這番平靜的話語,恐懼與慌亂的情緒瞬間湧上了一百年前江舟的心頭。以自己一百年前視角感受的江舟,也感同身地體會到了這一情緒。

“所以說……這是為了實現這個願望,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嗎?”

江舟原本已經平靜下來的聲音裡,重新帶上了顫抖。

難道這也是所謂的,為了抵達烏托邦,就必須先遊過血海的那一套說辭嗎?

江舟不覺得自己會有魄力擔下這一份責任——面對數以十億人類消亡的代價,來達成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