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易指著漢陽附近的三座縣城,擔心這幾座城守不住。
不要低估了梁軍的戰鬥力,更不要高估三座縣城的防禦力。
他也沒有打算放棄這三座城,一點點消耗梁軍的兵力。
時間拖得越久,對江易他們越有利。
“估計有不少人認為這一戰,我們必輸。朝廷可以不斷地派兵增援,而漢州能戰的壯年也不過是十多萬。”
有些人的考慮比較片面,如果朝廷輸得很慘,國力就會大大削弱。
周邊的國家會趁虛而入,永康帝和文武大臣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
讓李耿率五萬梁軍攻打漢陽,不僅是朝廷的一個態度,也是一次試探。
如果這一戰梁軍失敗,從此以後放棄漢州。
看著沙盤上的地形,目前得到關於朝廷那邊的訊息不是很多。
只知道八月中下旬會有五萬梁軍來攻打漢陽,領軍將領是李耿。
只要拿下了漢陽,其他縣會不戰而降。
“我們還有一個月時間準備,雖然有很多困難。只要克服了,漢州就安全了。”
江易料定消耗不起,雙方都想贏這一戰。
“我們在人力、物力、財力上比不過朝廷,如果他們下定決心打敗我們,並不是很難。”
趙虎猜測大梁擁有百萬大軍,哪怕只調動全國十分之一兵力,拿下漢州並不是多難的事。
“你說的也沒錯,可是大梁周邊還有一些強國虎視眈眈。如果我們打贏了,朝廷會派人來招撫,承認我漢州刺史的官職。”
到那時,漢州名義上還是大梁的領土。
到時候雙方面子都好看,江易可以跟對方談條件。
“我們打敗了他們,真的要接受朝廷的招撫?可能大多數人不理解。”
趙虎能理解,跟朝廷長期對抗下去,對漢州的發展可不利。
接受朝廷的招撫,很多人以為江易失敗了。
會讓漢州軍士氣跌落,讓百姓會感到很失望。
“我也在考慮這件事,先打敗了梁軍再說。到那時不能讓大家努力白費,也不能讓百姓對我們失望。”
雙方停戰了,達成共同協議,就有了發展漢州軍的時間與空間。
看著面前的沙盤,讓江易思緒良多。
“這一戰必須打,而且要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將來我們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漢州,而是大大的疆土。”
江易打算等江珣死後,就拿下大梁的疆土,建立新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