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亮,李嫣然驚醒,用手輕輕摸了摸老爹的面龐,摸了摸他有些發白的鬍鬚,然後轉身離開。
她知道自己還有事情要做,斷然不能在這裡蹉跎。
朝會照常進行,李治薨逝,李嫣然受命登基為大唐女帝的詔書也是從長安傳向大唐四方。
與此同時一匹匹快馬離開長安,前往幾位藩王皇親的封地,要他們馬上返回長安弔喪。
幾個皇子卻是根本不認同李嫣然這個女皇,不但拒絕去長安弔喪,而且還擁立李忠為皇帝。
打著李嫣然假傳聖旨,意圖謀逆的旗號起兵討伐。
長孫無忌再度啟用為丞相,直接將六部的權力掌控在自己手裡,開始以聖意喝令四方臣服。
程咬金也是乾脆,直接就將程處弼,尉遲環封為左右領軍衛大將軍,將長安所有兵馬掌控在自己手中。
李績也是以京畿道大都督地名義喝令京畿道各折衝府都督前來長安述職,敢有不到者視為叛亂。
有幾位國公的手書和加蓋大印的聖旨,整個京畿道折衝都尉全都表示臣服。
很快他便將京畿道的所有兵馬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蘇地方也是以天下兵馬大元帥之命,號令四方邊軍嚴守邊境,敢有擅自出兵者視為叛亂。
同時調撥各地折衝都尉府兵馬,對幾個發動叛亂的皇子展開圍剿。
狄仁傑持天子聖旨和印信單騎來到水師駐地,劉仁軌看到之後也是表示遵從聖旨,擁護李嫣然為皇帝。
同時在狄仁傑的指揮下,調撥水師所屬兵馬開始集結,聲援自己北上平壤城。
薛仁貴在高句麗鎮守,也是收到了廢太子李忠的信件,邀他盡起高句麗之兵,南下勤王。
但是卻被薛仁貴擱置,在他看來李忠不是良人,根本不配做大唐之主。
如果他現在出兵,絕對會讓大唐出現莫大危機。
雖然他對女子為帝多有不爽,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能有現在的成就跟李嫣然脫不了干係。
所以他也是在等。
如果李嫣然真的要召自己回長安述職,那就是她沒有容人之量,那麼自己出兵勤王,擁立原太子李弘為帝。
如果李嫣然不對自己動手,那就表明她識大體,顧大局,就算對方是女子,但是隻要是為了大唐江山好,他也認了。
“將軍,收到軍情,水師大都督劉仁軌正在調集兵馬,不知道想要幹嘛!”
親衛直接衝到薛仁貴面前,將剛剛收到的情報說了出來。
“劉仁軌?他到底是要勤王呢還是要擒我呢?”
聽到這個情報,薛仁貴也是皺了皺眉。
“大都督,長安來使!”
就在薛仁貴糾結的時候,狄仁傑終於是趕到了。
兩人在大都督府相見,狄仁傑直接宣讀了李嫣然的聖旨,嚴令薛仁貴鎮守高句麗,萬不可輕易動兵。
薛仁貴聽到之後也是鬆了一口大氣,直接行禮表示自己將遵從聖旨,擁護李嫣然為帝。
然後他也是將劉仁軌的異動說了出來,表示如果需要自己可出兵平叛。
但是聽到狄仁傑言稱這些都是自己的意思,劉仁軌已經先一步擁護李嫣然之後,薛仁貴的也是鬆了一口氣。
狄仁傑馬上就派人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將薛仁貴和劉仁軌的意思傳回了長安。
收到訊息,裡依然懸著的心終於也是落了下來,既然邊軍無恙,薛仁貴和劉仁軌無恙,那對付幾個不成器的皇子還是很簡單的。
在蘇定方的指示下四方兵馬雲集,很快便將李忠等人的叛亂剿滅,幾個皇子或兵敗身死,或束手就擒。
拿下了他們,大唐的局勢瞬間就平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