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思考了一番,池星靡無奈,只得出兵,再三考慮之後,池星靡決定親自率領一萬五千大軍出營攔截呂布的虎豹騎,而且離開營寨的時候,池星靡再三吩咐副將,不得出營迎戰,一切待他回營在定奪!
在池星靡出營半個時辰之後,文丑率領著百戰軍出發,直奔池星靡的方向,同時也沒有避開大營中士卒的耳目,只不過此刻池星靡的副將卻緊尊池星靡的話,並不打算出營攔截。
因此,百戰軍也就沒有遇到攔截,更加不用擔心會有尾隨追擊。而一路在前的呂布早就得到斥候的稟報說有一萬五千騎兵追來,之後便立即掉頭準備攔截一萬五千烏孫大軍。
對於池星靡而言,前有呂布的虎豹騎,後有文丑的百戰軍,且重數量又比他多,他哪裡來的勝算,剛與呂布接觸,大軍後隊就傳來了騷亂,而後被虎豹騎和百戰軍兩軍夾擊,焉有不敗只理。
此戰虎豹騎和百戰軍總計殲滅烏孫七千騎兵,俘虜無算,烏孫大軍統帥池星靡也被呂布一戟梟首,其餘大軍都潰敗而逃!而己方不過傷亡三千騎兵!
呂布與文丑匯合之後,不在前進,一邊派遣斥候向賈詡百報信,一邊確實打算從後面進攻烏孫大營!
賈詡收到呂布跟文丑的報信,大喜,遂與徐晃率領驍果軍離營,向烏孫大營攻來!
此時,雖然烏孫守將準備死守營寨,當看到呂布方天畫戟上面的池星靡頭顱的時候卻哪裡還有多少戰鬥力,再加上賈詡和呂布的兩面夾攻,交戰不過一個時辰邊潰敗一地。
而賈詡則直接掃清了池星靡的障礙,俘虜將近兩萬烏孫大軍和三萬匹戰馬。對於烏孫俘虜,賈詡卻是沒有殺掉,而是將兩萬烏孫大軍捆縛在馬匹上一起出發,進攻烏孫。而驍果軍所有的將士也從步卒轉變成了騎卒。
之後的草原,一馬平川,城池內也沒有多少守軍,幾乎是賈詡軍一到便望風而降,賈詡也不設立官員,直接讓原來的官員治理。這些城池只要烏孫王室一天不倒,就算投降也都不是真心投降!
....................................
就在賈詡解決了池星靡大軍的同時,田豐卻也從先前的一籌莫展中走了出來。
當日,田豐正在帳內思索破敵之策,斥候卻忽然來報說已經被奪下的烏孫城池附近有牧民向烏孫大營送牛羊等軍糧,而且還為數不少!
對此田豐突然想到一個計策,便吩咐張任率軍到後方收集牛,而且越多越好!
兩日首,張任收集到了兩千頭牛交給田豐,田豐大喜,說已有破敵之策,命所有將士埋鍋造飯,入夜之後破營!
入夜之後,田豐命人將所有的牛頭全部套在一起,然後在牛尾巴上綁上火繩(就是浸泡過油的繩子)然後點燃所有的繩子,當牛發現屁股有面著了火遍拼命的往前跑去。
前方卻是烏孫大營,當兩千頭牛分成三匹撞進烏孫大營內,將烏孫大營的防禦全部衝散,之後便是整齊的四萬騎兵。豹韜軍雖然有戰馬,但是卻根本沒有經過騎兵訓練,所以併為以騎兵夜襲!
慌亂的八萬大軍,對上四萬精銳的騎兵,結果並沒有比池星靡好,三個時辰的交戰,當天快亮的時候,整個烏孫大營被田豐踏破,此戰俘虜烏孫四萬大軍,斬殺兩萬大軍,剩下的一萬烏孫大軍則被殺散。同時獲得六萬匹戰馬!
而田豐率領的親衛軍和黑棋軍則傷亡一萬多士卒!
第二日,打掃完戰場,田豐卻入賈詡一般,將所有的烏孫俘虜捆縛在戰馬上,但每日只給烏孫俘虜吃一頓,勉強維持性命,之後便率領不到五萬大軍一路向赤谷城方向進攻。
此時,赤谷城,徵召的兩萬青壯已經全部派遣出去,用來尋找殲滅神策軍,而回援的兩萬大軍則順利的入駐赤谷城。
只是烏孫國國君還未完全安心,東西兩面都有潰軍馬不停蹄的趕回來,俱言兩軍戰敗!
至此,整個烏孫朝堂再也沒有任何聲音。東西兩邊十一萬大軍的潰敗,之後整個烏孫國南部再也沒有任何險阻,而且無需五日,東西兩邊的劉備大軍必能匯合赤谷城城外!一旦赤谷城失守,世上卻在無烏孫存在!
足足半天,烏孫國國君才從震驚中失魂落魄的走出來,強打起精神,開口問道:“戰事糜爛至此,諸卿以為是戰是降?若是戰,當如何戰,若是降吾當如何活?”
卻是已經失去了地方劉備的信心!
“大昆彌,召回青壯,嚴防死守赤谷城,同時派遣使者求助於北匈奴國,只要赤谷城守到北匈奴的援兵到來,則烏孫可活,屆時只要讓出一部分土地給匈奴,修養十年,我烏孫亦可在於劉備一戰!”說話的依舊是相大祿!
“大昆彌,此去北匈奴需要十天時間,而北匈奴出兵援助最起碼還要二十天時間才能抵達,赤谷城能防守一個月麼?”說話的卻是烏孫的小昆彌。
對於小昆彌而言,戰事一開始。他就已經舉家遷到了赤谷城,隨著大昆彌一脈的力量越來越強。小昆彌一脈已經漸漸無力支撐,而此次劉備出征,賈詡進攻之地便是小昆彌,因此,小昆彌想都沒有想就直接投靠了大昆彌。為此大昆彌可是樂了好幾天!
小昆彌的話,直接點醒了相大祿和大昆彌,五萬大軍需要地方劉備十萬大軍一個月!戰爭開始到現在不過才剛剛兩個多月的時間,烏孫邊失去了十三四萬大軍,而僅僅三萬精銳加兩萬強壯能堅持下來麼?
“大昆彌,若匈奴援軍到,卻也未能戰勝劉備當如何?若是匈奴援軍至,劉備撤軍,待匈奴退兵後,劉備復來,難道我烏孫以後卻需要依靠匈奴來防守麼?”
說話的卻是左大監,雖然為與大昆彌說要投降,但是丟擲來的問題,卻讓大昆彌根本無從選擇!
不投降,劉備也不會等烏孫十年再打,不投降,要是匈奴戰敗,不但烏孫被劉備拿下,匈奴抑或也不可免!
足足商議了一天,最終大昆彌下狠心,想與劉備死戰到底,於是便派出使者去匈奴,同時將青壯掉回赤谷城!卻是想著再博一回,若是匈奴戰勝劉備,則烏孫可保,劉備十年內無力與烏孫開戰!
但一切並不如大昆彌設想一般!
且說這兩萬青壯,自從成軍以後便在赤谷城南邊尋找陳宮大軍蹤跡,最開始陳宮還經常出現讓兩萬青壯尋到痕跡,然而這幾天,卻再也找不到神策軍的蹤跡,就像完全從烏孫卻消失了一般!
其實不然,陳宮和顏良則率領了神策軍繞道赤谷城以北,卻是想著去接應田豐大軍,只不過事情卻是如此湊巧,在赤谷城北部潛藏下來的神策軍卻在西行的途中遇到了烏孫派往北匈奴的信使。五六名信使自然不是神策軍的對手,毫無疑問被全部拿下!
之後從信使口中得到了最新戰況,陳宮便打算不在西行,而是潛藏下來,給賈詡和陳宮分別派遣可斥候。
三日後,田豐,賈詡以及陳宮率領八萬大軍並六萬俘虜在赤谷城外匯合!
大軍匯合後,四面圍住赤谷城,然後賈詡遣人將六名烏孫信使送入赤谷城。之後便也不攻擊,直接將赤谷城團團圍住!
而見到六位信使的大昆彌,則如喪考妣,卻是連最後的希望也失去了,而此時知道劉備大軍不進攻的原因,卻僅僅是不想浪費兵力,在等著自己投降而已!
經過半個月的糾結,再加上糧草有限,最終大昆彌不得不率所有的文武官員以及小昆彌向賈詡投降。
投降的當日,賈詡便派遣信使以八百里加急快報送給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