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訓練靠的是積累,就像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如果單獨挑出其中的某一公里的里程,運動員的差距並不是很明顯,但是馬拉松要跑四十多公里,哪怕是一公里比別人快一秒鐘,到終點的時候就會有四十多秒的優勢。
趙嶽現在就是這個樣子,他每天都會比其他運動員多訓練幾個小時,兩週的積累下來,他的訓練效果就會比其他運動員高出一個檔次。
更何況趙嶽在200米短跑上的天賦本來就非常的不錯,進步的幅度自然是更加的明顯。
……
兩週後的200米隊內測試賽,一共有六名選手參加。
六名選手中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跑進20秒75的實力,有人是嘗試著來碰碰運氣的,而最有競爭力的,毫無疑問是趙嶽和楚雄兩人。
主看臺上,趙樹人望著起跑線,開口說道:“我聽說趙嶽和楚雄,這兩個星期都在加練啊。老薛,你更看好誰?”
“趙嶽!”薛力毫不猶豫的答道:“雖然兩個人都在加練的,但是趙嶽的練習量要更大一些。這種短時間突擊性的訓練,最終的效果如何,訓練時間和訓練強度將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趙樹人默默的點了點頭。所謂的突擊性訓練,實際上和臨陣磨槍差不多,如果訓練強度和訓練時間仍舊和平時一樣的話,突擊性訓練也起不到什麼效果。必須要靠著更多的訓練時間和更大的訓練強度,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提升。
就好像大學裡,每當學期末尾要考試的時候,自習教室總是會爆滿起來,學生會為了期末考試考試突擊學習,很多學渣靠著這種突擊學習,就能夠進入到及格線以內,確保不掛科。
此時,比賽開始的槍聲已經響起。
趙嶽起跑很穩定,反應不算慢,也並沒有搶跑,這讓李戴鬆了一口氣。
“起跑沒有問題的話,比賽已經穩了!”李戴臉上已然露出了笑容。
就在賽前,李戴已經對所有的參賽選手進行了能力值的偵測,結果顯示趙嶽在200米專案上的能力值是最高的。
而且趙嶽還有爆發力光環的加成,在相同能力值的情況下,趙嶽幾乎不可能輸掉比賽。
旁邊,王耀祖則顯得非常緊張,他不經意的掃了李戴一眼,恰好發現李戴臉上露出的那副笑容。
“笑?這麼自信?他對趙嶽這麼有信心麼?”
王耀祖目光重新回到賽場,然而他卻發現,趙嶽已經處於了領先的地位,王耀祖的心情瞬間焦急起來。
“看起來強度更大的訓練,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啊!”旁邊另一名教練的聲音傳入到王耀祖的耳中,讓他覺得更加的沮喪。
看臺上,趙樹人和薛力對視了一眼,雖然運動員還在彎道當中,但是從運動員的速度和狀態看,比賽大局已定!
趙嶽已經拿到了亞運會的末班車票
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APP,無廣告、破防盜版、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appxsyd 按住三秒複製 下載免費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