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結束......”
蘇啟呢喃似的重複了一遍青燈半帝的話,突然再次意識到,這是一個活生生地參與了那場大戰的人,她與殷槐不同,殷槐是在血池中重生的,生前的記憶有不少損毀,而且那時的她還只是一個小小的侍女,不像青燈貴為半帝,乃是青帝坐下的十大將,在那時的人族一方,青燈半帝也是手握重權的,至少能參與到不少人族的核心決策中。
“青燈半帝......”蘇啟開口問道,“有人說,我是萬年前諸帝留下的一隻餌,您可知這是何意?”
青燈半帝的氣息忽然變化,她盯著蘇啟,眼神漸漸凌厲起來,空氣中的溫度瞬間又降了下去,連蘇啟這樣的修士都開始感到寒冷,魏正陽更是縮緊了身體,瑟瑟發抖,但又不敢多言,一臉委屈地貓在一邊。
青燈半帝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很快收回了這股力量,“很抱歉,我的狀態不太好,對自身力量的掌控遠遠不如當年。”
她拔出背後的大刀,輕易地插入廣場上的厚重石板,她抬手點了點蘇啟,“小傢伙,你過來。”
蘇啟走上前,發現這柄刀很不一般,刀刃正中是鏤空的,鏤空處形似一隻彎月,內側鑲嵌了某種玉白色的獸骨,與刀刃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有絲絲妖氣從中散出,也是靠近了,蘇啟才突然驚覺,青燈半帝的體內有著龐大的妖氣暗伏。
妖族?
蘇啟怔住,忍不住脫口而出,“你是妖族?”
“當然,”青燈半帝皺皺眉頭,“青帝也是妖族。”
青帝也是妖族?
蘇啟茫然起來,雖然過去對於青帝的來歷多有猜測,一部分人認為青帝就是人族,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青帝是人、妖兩族的混血,所以才在很多事情上站在人族一方,而今日,他終於從一位青帝的部下口中得到了確切的答案。
“但我和青帝與普通的妖族不同,我們並非出自北原,而是在人族的疆域中化生的,青帝是從東荒青江中孕育而出,五萬年前,人族和天庭大戰,妖族有不少強者戰死在青江之中,那裡化成了一片特殊的妖靈地,大概五千年後,青帝從青江中脫胎而出,他的真身本是江水中的一塊青石。”
“青帝成帝后,又於青江畔點化了我,”青燈半帝回憶著過往,嘴邊有了一絲少見的笑意,“我的本體是一盞沉在江水中的朽燈,所以我以青燈為名,因為出身問題,我和青帝都對北原妖族沒什麼特殊的感情。”
原來是青江嗎?
蘇啟恍然,怪不得東荒流傳著許多青帝的傳說,在諸帝之中,青帝大概是名聲最廣的那位了。
青燈半帝上前一步,一個纖長食指點在蘇啟的額頭,她輕聲說道,“別動。”筆下中文
一股冰冷的力量穿過蘇啟的額頭,瞬間直達蘇啟的靈海,這力量太過強大,讓蘇啟有了一種會被它輕鬆震碎的錯覺。
蘇啟有些緊張,他的靈海里可是藏著不少東西呢,比如說一個躲在神臺上不敢動彈的前蝶女。
“有趣,”良久以後,青燈半帝收回手指,她看了一眼蘇啟,想了想,說道,“在我甦醒後,我就察覺到迷宮之中有一道很熟悉的氣息,我本以為是某個昔日同伴的後代,但沒想到竟然是你,不過你知道自己身上這道熟悉的氣息來自於誰嗎?”
蘇啟搖了搖頭,他還記得,初見那人首狼身的怪物時,他也說過自己身上有一股熟悉的氣息。
“是某位大帝,甚至不止一位大帝,”青燈半帝圍著蘇啟轉了半圈,細細打量,“這股氣息很弱,但在我們這些曾在諸帝麾下呆了上千年的半帝眼中,卻是非常清晰,但奇怪的是,有某種力量遮掩了它,讓我很難分辨出這股氣息具體屬於哪位大帝。”
“而遮掩這氣息的力量卻很好辨認,他是你的祖師,也是你身上那兩柄劍的前任主人。”
“劍仙?”
“嗯,七千年前他來過這裡,與我見過一面,問了些當年的問題就離開了,不過他的劍意強大,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青燈半帝頓了頓,似乎在思索什麼,“先不說餌的問題,如果我沒看錯,你的靈海本是廢掉的,雖然依靠特殊的劍陣堵住了靈海中的大洞,藉此修行,但這其實是有問題的,隨著你境界的提升,這點不足會逐漸放大,當你嘗試進入半帝境界時,這個漏洞會開始成為你致命的弱點,一個不好,便會道毀人消,這和修補一件破損的瓷瓶很像,雖然看上去修好了,不再漏水,但一旦有源源不斷的水湧入瓶中,壓力太大的時候,那些裂痕就會再次崩開。”
蘇啟沉默不語,日月劍陣是他十多年時間裡尋到的最後一個方法,也是唯一一個有效的方法。
“不過這個問題可以解決。”青燈半帝仰起頭,喃喃說道,“這到底是諸帝的算計,還是巧合呢?”
“前輩,真的有辦法?”蘇啟有些激動,他望著青燈半帝,“可否......”
“告訴你不是問題,你與打上蒼穹的諸帝有關,我不會藏私,事實上這個辦法你已經知道了。”
蘇啟一愣,緩緩低頭,“造化源功?”
“嗯,既然可以將兩個不同種族的殘屍拼接在一起,就證明造化源功有著逆生死,重塑軀體的能力,重塑你的靈海也不是問題。”
“可這需要造化爐鼎,”殷槐插嘴道,“在大戰時,那座鼎已經被天庭大帝打碎了。”
“但還有一件備用品,”青燈半帝盯著蘇啟,“昔年諸帝於人間推演,望亙古,觀未來,試圖從歲月中捕捉到取勝的機會,因此做了不少出人預料的舉動,在我將自己葬進這座迷宮前,青帝的行蹤就頗為古怪,他瞞著我們這些部下佈置了很多暗手,除了諸帝外,知道的人寥寥無幾,不過我還是知道了一些事,造化爐鼎就是其中之一,諸帝在打造它時,用餘下的剩料打造了一件小些的爐鼎,就藏在中州,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