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們提交的資訊,德國那邊很快就認出八路軍使用的戰鬥機是帶英的颶風和噴火。”
“只不過對方給的武器型號和基本資訊對不上,八路軍的現役裝備似乎要更加先進一些,真是不可思議。”
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畢竟系統提供的噴火可是MK9,這時候帶英的MK5才剛問世沒多久。
單從外觀上來說,機翼的形狀就有些許不同。更何況在空戰時,推力、爬升速度和武器系統的差距一目瞭然。
颶風的情況也類似,現在帶英還用的是8根小水管的MK2A。
木下敏接過資料仔細閱讀,紙面上的各種資料讓他脊背發涼。雖然他不是技術人員,但也能明白雙方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兒。
職責和壓力不允許第三飛行集團輕易地放棄戰鬥,只能想辦法怎麼應對接下來可預見的艱難作戰。
“哎,現在的問題不是誰的戰鬥機型號更先進,而是我們要怎麼用效能全面落後的九七式戰鬥機跟敵人作戰。”
“看來在一式戰隼沒有列裝前,我們只能靠戰術取得戰場上的優勢。”
“召集所有參謀,準備開作戰會議吧。”
由於陸航在民國很少有硬仗打,碾壓式的戰鬥讓第三飛行集團高層的思維僵化。
木下敏和一眾參謀從中午商討到晚上,終於在零點前拿出了一個像模像樣的作戰計劃。
在新的計劃中,他們將派出一半的空中力量轟炸洛陽。
如此一來,既可以攻擊第一戰區的司令部,使其指揮官分心不能遠端遙控整個中條山的守軍。還可以吸引八路軍空軍的注意力,分散對方的兵力。
如果九七式戰鬥機能取得數量上的絕對優勢,也不是沒有跟噴火和颶風的一戰之力。
“你八路軍不是一直號稱仁義之師嗎?我倒要看看你們會不會在乎平民的死亡。一旦讓我抓住機會以多敵少,就是我們第三飛行集團雪恥的日子。”
“給崗村司令官發電報吧,這次我可不會辜負他對我的期待!”
“嗨!”
······
5月10號,洛陽。
這座城市擁有十萬多居民,既是豫省的省會,也是第一戰區總部機關所在地。
它的北面既有中條山的險要工事,也有急湍迂迴、幾乎無法橫渡的黃河天險做屏障,但這樣的天險屏障卻無法阻擋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
中條山戰事未起之前,人們似乎還過著非常平靜的城市生活。
但隨著鬼子大舉進攻的訊息傳到城內,並且還突破了一道重要的防線後,所有居民頓時就變得驚恐起來。
自從岡村寧次批准了木下敏的作戰計劃後,這座人口密集的城市已經被轟炸了兩次,恐懼、驚慌、混亂的氣氛籠罩在城市上空。
此時第一戰區臨時司令部內人心惶惶,截止中條山開戰到現在,日軍至少轟炸了二百架次。之前的司令部已經倒塌,眾人只好移居到一處辦公大樓內。
“戰鬥慘烈,為抗戰數年來所未見。每日自拂曉起至黃昏止,平均無一分鐘天空不見敵機活動。陣地所在,無尺寸不為敵炮煙、毒氣所籠罩。”
“此次會戰,敵空軍300餘架逐日出動,交通線、渡河場、通訊線路完全被其破壞。”
“我陣地上空,無時不遭其轟炸與威脅,陣地摧毀,人馬傷亡,補給斷絕,增援不及,幾使我部隊行動完全陷於停頓之中。”
前線傳回來的戰報讓作戰會議室內陷入沉默,向來穩重的衛司令也有幾分迷茫。
聽到外界嘈雜的聲音後,他拉開窗簾讓陽光照進屋內,隨後便開啟窗戶向外看去。
大街上亂成一團,車輛擁擠不堪。成千上萬的民眾湧向城外,哭喊聲叫罵聲混成一片。
為爭奪財物,拳腳相向者不乏其人。空氣中揚起了漫天的塵土,給人們一種大難臨頭的感覺。這座城市在轟炸中,已經變得七零八落,破破爛爛。
街上除了逃難的市民外,還有工作人員在清理現場。